俊皆为高欢党羽,便令免去韩贤职务,使汝阳王元叔昭取代蔡俊。
高欢闻知不悦,遂向孝武帝上书:臣谓蔡俊功勋卓著,决不可解其职。
汝阳王有德,可封以藩国。
我弟高永宝现任定州刺史,应避让贤能者。
孝武帝不复其奏,并增设勋府庶子及骑官禁卫,至于数千之众。
永熙三年五月辛卯,孝武帝欲讨伐晋阳,下诏命令戒严,征调河南各州兵马。
部队南抵洛水,北靠邙山,孝武帝与斛斯椿亲临视察。
六月丁巳,孝武帝下密诏给丞相高欢:宇文泰、贺拔胜欲为叛变,朕今佯为南征,暗备大军;公宜佯为增援,以坚其信。
读后焚诏,勿使泄漏。
高欢早知孝武帝实乃备兵图己,上书言道:臣既蒙陛下器重,敢不用命?既贺拔胜、宇文泰阴谋叛逆,臣已有备,不须陛下亲征。
某将自领三万兵马东渡,并遣恒州刺史库狄干统兵四万自来违津渡河,领军将军娄昭领五万兵马讨伐荆州,冀州刺史尉景等引青州兵七万、精锐骑兵五万,以伐江东。
各路军马已备,恭聆陛下吩咐。
孝武帝大惊,急示奏章于群臣,欲诏止高欢出兵。
高欢亦召集并州官佐商议,又上奏章:奸臣离间,使陛下生疑,臣之罪也。
若臣敢有负陛下,便使天降灾难,断子绝孙。
陛下若信臣忠心,请将身侧奸臣除之,则臣之幸甚。
斛斯椿见此奏表,知道高欢不肯相容,乃请孝武帝御驾亲征,陈兵河桥,以向晋阳。
宇文泰闻之,急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屯于泾、渭合口处以为声援,再令秦州刺史骆率轻骑一千入洛阳。
又遣大都督李贤领精骑一千,赶赴洛阳以为后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