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诏曰,今有流民渠帅徐龛据泰山反叛,自称安北将军、兖州刺史,驱众劫掠济岱,攻破东莞(今山东沂水,非广州之东莞)。
诏遣太子左卫率羊鉴兼任征虏将军,统领建威将军蔡豹、武威将军侯礼、临淮太守刘遐,率兵平叛。
诏升邵续为代理冀州刺史,派兵相助朝廷大军,自北向南夹击,征讨徐龛。
钦此!
邵续再拜接诏,送走天使,命部从将段匹磾从乐陵请来,与其商议:帝旨既下,违拗不得。
不如召回段文鸯,使其跟随都督羊鉴往征徐龛流民。
待其得胜而回,再征幽州不迟。
段匹磾:既是天子圣旨,你我身为臣下,敢不从命。
邵续大喜,遂遣使持招,往幽州大营,敕命段文鸯为先锋,回军南下东莞。
段文鸯领命,只得撤了幽州之围,引军向南。
行军数日,遇敌于檀丘,只经一个回合,便即击败徐龛,降其部众大半,余者四散而逃。
经此一役,兖州平定。
晋元帝闻报大喜,即下诏命,任命邵续正式为冀州刺史,并升平北将军、假节。
邵续奉诏,于是在乐陵、厌次招募兵勇,招附流民。
因见军中缺粮,乃遣兄子武邑内史邵存为将,使段文鸯率叔父段匹磾部众为辅,前往平原筹粮。
石勒得知,遣其义子石虎引军出击。
邵存与段文鸯不曾防备,尽弃粮秣败回乐陵。
王弥旧将曹嶷此时坐镇青州,则趁邵存等新败,攻破邵续军屯,尽夺其田地,又掠取百姓。
邵续大怒,即派邵存、文鸯屯兵于济南黄巾固,摆出决战架式。
曹嶷畏惧,遣使前来求和,退还所夺军屯田地及百姓部曲,许以缔盟和解。
邵续准纳曹嶷之降,使邵存相助段匹磾及段文鸯叔侄,兵进攻段末波,回夺蓟州。
赵王石勒闻知邵续大兵尽出,城中势单力薄,遂升石虎为中山公,令其率军围攻厌次,又令孔苌进攻东陵。
邵续不敌石虎和孔苌两路夹击,连连败退,被攻下十一座别营。
相持二月,邵续亲自率军出击,被石虎埋伏骑兵截断退路,经过一日夜激战,邵续不得冲出重围,力尽被擒。
石虎即令押着邵续至于富平城下,逼其向城中军民劝降。
邵续在城下呼唤兄子邵竺等人,向城上扬声喊道:某矢志报效国家,不幸战败被擒。
尔等需尊奉段匹磾为帅,击破叛贼,休生异心!
石虎闻之大怒,急令攻城。
城上诸将奉刺史邵续之命拼力坚守,矢石如雨,赵军尸积如山,城不得破。
石虎见此,只得退兵扎营,派人将邵续送至襄国。
石勒闻责备邵续:晋帝无道,欺压异族,乃至亡国。
我汉帝陛下以正讨逆,战无不胜,威名远播,公却依附伪朝,不尊王命,何执拗如此耶!
邵续答道: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各显英雄本色,势也。
保家卫国,义士职责所在,份也。
某顺晋朝,是忠心所向,今为囚徒,死当固然。
天命如此,我将受之,何必多言。
石勒感慨:忠勇可嘉,实乃我辈所求。
令将邵续置于驿馆,从优款待,命为从事中郎,以后凡被俘豪杰皆送于此,令与邵续共处,同保赵汉。
邵续在襄国馆驿,始终身穿晋朝服饰,不更胡服;又亲自动手灌园植蔬,自食其力,不受石勒所赠之食。
于是邵续虽然被俘,其子侄部将继续顽抗,死守厌次及乐陵二城。
段匹磾与从子文鸯因功蓟州不下,引兵归来,闻说邵续已经被俘,部众皆惊恐逃散;又被石虎乘势攻击,遂皆败亡。
邵存、段文鸯带着数百亲兵冲入重围奋力死战,这才保着段匹磾进入厌次城中,与邵续之子邵缉、邵竺等人环城固守。
石虎攻击不下,直至营中粮尽,军士大半得浮肿之疾,于是只好退兵。
字幕:晋太兴三年,夏六月。
石勒遣大将孔苌再次进攻厌次,先后攻陷段文鸯十余座营寨。
段文鸯退回城中,当晚站立城头,下视城外。
因见汉军营中旗帜不整,哨兵七倒八歪,不由笑道:孔苌此贼,由于连连获胜,便即将士骄奢,全无防备,此番必为我所擒也。
于是立即下城,集合人马,突开城门,深夜出兵袭击孔苌大营,纵火烧其营寨。
孔苌毫无防备,大败而归。
字幕:晋太兴四年,春三月。
襄国城中,石勒下达将令:春暖花开,草长马肥,正是攻伐之时。
诸将听我命令,分兵两路,再伐段文鸯。
石虎引主力大军进攻厌次城,孔苌进攻幽州辖属之地,不得有误。
石虎、孔苌及诸将皆躬身领命:喏,末将等遵命!
于是校场点兵,分路而出。
石虎引军直奔厌次,孔苌则率兵攻克幽州多座城池,一面大肆劫掠境内百姓,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