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今日反情已萌,可诛之。
王朗也因风点火: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
大将军曹真闻言惊震,出班奏道:文皇帝托孤于臣等,是知司马仲达绝无异志也。
今事未知真假,或者蜀、吴行反间之计,使我君臣自乱,彼却乘虚而击,未可知也。
如陛下心疑,可仿汉高伪游云梦之计,驾幸安邑,司马懿必然来迎。
观其动静,就车前擒之可也。
曹睿从之,遂命曹真监国,自领御林军十万径到安邑。
司马懿不知其故,闻子来巡,乃率甲士前来迎驾。
曹睿见司马懿率兵前来,命曹休迎之。
曹休出马:仲达受先帝托孤之重,何故反耶?
即将告示掷于地下。
司马懿下马拣而视之,大惊失色,汗流遍体,分辩道:某若造反,岂有将檄文张于都门之礼!
此必吴、蜀反间之计,欲使我君臣自相残害,大司马明鉴。
曹休:既是如此,你约退人马,自去见陛下陈。
司马懿连连称是,急令军马退出十里之外,亲至曹睿车前俯伏: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此必是吴、蜀奸计。
臣请提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以报先帝与陛下。
曹睿闻此,面有愧色。
华歆见子心活,急上前奏道:司马懿虽无反状,但无自证之理。
陛下虽念先帝托孤之重,亦不可付之兵权。
依臣之见,可罢归田里,命其自省。
曹睿依言,诏令将司马懿削职为民,交还兵权,徙居宛城。
(本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