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听了,无不拜服。
陆逊遂令停止追击,主动撤兵。
黄权引军北上降魏,诸将引见魏文帝。
曹丕大喜道:孤在北方,早闻卿之大名,羡慕久矣,恨刘备不用卿谋。
卿今降朕,欲追慕于陈平、韩信,弃项王而归汉高祖耶?
黄权流涕道:臣受蜀帝之恩,殊遇甚厚,令臣督军于江北,被陆逊绝断。
臣归蜀无路,降吴不可,故来投陛下。
败军之将,免死为幸,安敢追慕古人!
曹丕爱其忠义,遂拜黄权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
近臣心怀妒忌,枉奏道:有细作自蜀中来,蜀主刘备已将黄权家属尽皆诛戮。
黄权断然道:臣与蜀主推诚相信,刘玄德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家。
曹丕然之,颇为感叹。
因东吴大军尽集西南边境,便欲趁机兵,一鼓而下荆州。
未及下旨,忽凉州刺史邹岐遣使报急:卢水胡伊健、治元多等造反,河西大扰。
魏文帝大为喟叹,只得按下攻吴之事,道:即如此,非张既莫能安凉州。
乃召回邹岐,以张既为凉州刺史;又派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领兵齐赴陇右平叛。
镜头转换,按下中原,复甘陇。
张既列摆香案,承接子之诏:昔贾复请兵去攻郾县之寇,光武帝笑云“朕复何忧”
。
卿智谋胆略皆胜贾复,去赴凉州平叛,朕亦复无忧。
许公因利乘便,勿先请旨而校
张既领旨,即率军马到达金城,命成公英为参军,整顿军马,便欲西渡黄河击贼。
部下诸将闻此,皆都惊惧。
帐前谋士皆谏:兵少路险,主帅不可轻易深入敌方腹地。
张既环视左右,慨然怒道:路途虽然险峻,未如韩信兵出井陉之时狭窄也。
叛乱夷狄皆乌合之众,亦未有李左车之谋。
武威郡被围甚急,若不至,则此重镇不复为我有也。
遂不听众谏,断然下令渡河。
卢水胡伊健闻之,即率胡骑七千余屯于鹯阴口,欲狙击朝廷大军。
张既便令部将放出风声,扬言要由鹯阴口渡河,虚扎营寨,多竖旌旗于寨中;却自引大军趁夜离营而去,潜经且次县到达武威。
胡人见武威忽现朝廷大军,皆以为遇到神人,大骇之余不敢接战,徒显美。
张既兵不血刃,安然占据武威。
此时费曜接应之兵才到,而夏侯儒所部尚未到达。
张既犒赏三军,激励军士,下令来日进军,攻击胡人。
部将闻听此令,再次惊骇,纷纷谏阻:各路大军尚未齐集,现有士卒长途奔袭,疲倦已极,未得休整。
敌人锐气方盛,且以逸待劳,如何与战?请将军三思。
张既目视成公英:将军以为如何?
成公英:诸将不知河西地理,故如此法。
兵贵神,利于攻其不意,可以战之。
张即大喜,对诸将道:我军粮草极缺,应就敌取得资用。
若待各路兵力聚集,敌必要退进深山,避我锋锐。
彼时再行追击,道路险峻,士兵饥疲,力不能及也。
兵法云“一朝纵敌,危及百代”
。
望诸公且冒一时之险,成就百世之功,有何不可!
诸将闻之,深服其论,不由士气大涨,皆欲歼敌立功。
张既见士气高涨,遂令饱食战饭,连夜驱兵挺进,一昼夜驰至显美,便如神兵降。
大军扎营已毕,安置十重鹿角,以防卢水胡骑冲击。
当夜大风忽起,扬沙飞石,对面不见人影。
诸将从来未见如此大风,不由心中惊惧。
成公英进言:卢水胡人数千骑兵,皆在城郑若借助大风纵火烧我营盘,如可奈何?
张既笑道:某正要他出城前来烧营,则显美城一战可定。
于是下令两名副将:各带三千精锐士卒,趁大风沙潜行至显美城外,暗伏于左右高阜之处,只待大营火起,便引军杀出,截断胡兵回城退路。
又令参军成公英:督率千骑至城下挑战,许输不许赢,引敌前来放火,却回兵击之。
三将得令,照计而校张既自引大军而出,伏于灌木丛中,只留下一座空营。
成公英到至显美城下,已全黑。
遂令点起火把,齐声高叫,并向城上放箭。
城中胡人见敌人前来攻城,火把稀疏,便一拥出城,前来攻击。
成公英命令急退,沿途抛弃盔甲,佯作溃不成军。
伊健见状,果率卢水胡大举向前,争先恐后来追。
成公英奔回大营,绕到营后而逃。
伊健见鹿角重重难以攻入,即命顺风放火,一时火光冲,照亮半边空。
两名魏将见到火光大起,伏兵齐出,截断胡人退路。
成公英率部杀回,张既伏兵亦起,夹攻胡兵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