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诸侯不知,亲故臣僚亦以为诈。
公当年被我所迫,诈死十载,未料竟是知音!
罢,于是改颜相向,请华佗坐,虚心问道:某之病状,确如仙长所。
既日积月累,奇毒已入脏腑,尚有何计可施?
华佗答道:大王头风,乃青壮年时落下,久不得愈。
惟于吉秘制奇毒,最是致命。
曹操:其毒若何,可得根治否?
华佗:其毒必借头风作之时而起,一次重于一次,作五次必死。
某曾精研大王头风之症,历十年反复试验,其药已成,服之即愈。
但奇毒若不根除,终是后患。
幸某于前来洛阳途中,偶遇奇蛇,炼制成功。
只要大王不惧,令其啮咬足跟,将奇毒吸出,便即病愈无碍。
大王若疑可借机谋害,不肯令某施术医治,则请告辞,休得见罪。
曹操:孤不疑公,请将药饵拿来观看。
华佗伸手青囊之中,拿出一个布袋,将一粒丸药倾入掌心,赤红如火,大如牛眼。
曹操伸手接过,放在鼻端一嗅,颇有兰麝之气,直透肺腑。
于是问道:此药何名?食几粒可愈,共有几粒在囊中?
华佗:此药名曰祛风保寿丹,食一粒即可痊愈。
为保万一,制有三粒在此。
曹操要过华佗手中布袋,将另外两丸丹药全部倒入掌心。
即令人牵一黄犬入内,赐其中一粒喂那狗子。
那黄犬嗅了嗅,见香喷喷地,遂一口吞下,欢蹦乱跳。
曹操见那黄狗无恙,便令从人献茶,就茶吞下一丸,将所剩一丸交付侍者收贮妥当。
华佗:人言魏王多疑,果然不假。
恭喜大王,自此后再无头风之扰,可安枕而眠矣。
然则头风虽痊,体内奇毒未除。
就请脱袜,试某之吸毒赤蛇如何?
曹操:某吃沥药,神清气爽,先生真不愧神医之名。
然则蛇为至毒之物,先试诸先生自身,未知可否?
华佗:世间之事,一物降一物。
此蛇身怀剧毒,专为克制大王所中奇毒而育。
若试于他人,人蛇俱亡,又哪有第二条蛇,来救大王之命?
曹操不由大疑,遂令将赤蛇放出,要亲自验看。
华佗即讨一个深坛,掏出竹管拔去塞子,将那条赤蛇倾入坛郑不料那条黄狗跑来,探其左爪,到坛中去逗那蛇。
赤蛇抬头就是一口,黄犬登时倒地而死。
曹操见赤蛇如此剧毒,喝令左右:将华佗拿下!
众侍卫闻令上前,执住华佗,便要绑缚。
那赤蛇极有灵性,见主人被捉,从坛中跳爬而出,昂咬中一个侍卫手指。
那侍卫倒地毙命,赤蛇也蜷蛐成团而亡。
华佗叹道:大王,某甚么来?此蛇若啮无毒之人,人蛇俱死。
只因大王疑心,剧毒再不可治。
大王性命不保,汉室江山亦将休矣!
曹操果见人蛇两亡,半晌无语。
只得下令放了华佗,将那身亡侍卫抬出厚葬。
华佗眼见如此,连连叹息,只得告辞。
曹操再问:可有他方,医治某体内之毒?
华佗只是摇头,连:难,难,难!
曹操自思头风即愈,或许不致引奇毒,令将黄金三十斤相赠华佗,以做酬劳。
华佗倒不客气,谢过魏王厚赐,携金告辞出宫。
刚出宫门,见从殿角上跳下两个人来,正是左慈和史子眇两位仙长。
原来二人一直跟随保护,恐华佗遭了魏王毒手。
若曹操果杀华佗,二人必然能救。
三人回到玄都观,落座吃茶。
华佗忽然想起一事,失惊叫道:大事不好!
某所制丹药,一粒即可治愈魏王头风,多食有害。
且可直接引体内奇毒,再无救矣!
今他既服一粒,手中又多留一粒,倘不慎服了,如何是好?
左慈亦惊,转而道:不妨。
待贫道夜间潜入王宫,将丹药盗来便是。
请先生再赐一粒颜色大相同养生丹丸,某去替换真药出来,可使曹操不觉。
华佗:如此甚好。
换人别药,即便再服食入腹,亦无生命妨害。
镜头转换,魏王行宫。
曹操令人送走华佗,挂念体内奇毒未除之事,毕竟心绪不宁。
其日昼寝,忽梦三马同槽而食,惊醒后浑身冷汗涔涔,转思不知吉凶。
正在这时,门军来报:平原管辂先生求见。
曹操闻言大喜,急命快请,亲自迎出二门外庭。
管辂受宠若惊,大礼参拜魏王。
二人进厅,叙礼赐座。
曹操道:前番先生神断,均有应验。
先生不在冀州,何来洛阳?
管辂:臣在冀州,闻荆州乱平,关公授,因夜观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