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惧,惟此二人不服,坚要出战。
关羽冷笑:无名辈,胆敢如此无礼。
某必斩之,先立军威。
即令关平、廖化:你二人迎战翟元、夏侯存,只许败,不许胜,引其追杀,便是大功。
关、廖二将出战诱敌,夏侯存、翟元中计,追出三十余里。
忽听一声炮响,关公杀出,截断后路。
关平与廖化复引军杀回,曹兵大乱。
曹仁压阵在后,见前锋败了,知是中计,不敢交锋,舍了襄阳,渡江退守樊城。
夏侯存、翟元陷身重围,援兵不至,分别被关平及关羽斩之。
云长只一战便得襄阳,汉兵由此军威大振。
关公即令马良、伊籍赏军抚民,赵累、王甫整顿船只,欲择日攻打樊城。
王甫谏道:我军若攻樊城,两军相交,绝非一日可解。
前番君侯拒绝孙权婚约,若其趁荆州空虚来攻,糜芳、傅士仁非易守全。
君侯宜先稳定后方,须再派一人总督荆州。
云长不悦:吾已差治中潘濬把守江陵以镇荆州,今既差定,不必更改。
先生既有此虑,亦不可不防万一,即请先生前往镇守临沮,以通荆州与前方消息,互为接应可也。
王甫见关公不纳己谏,心下不乐,怏怏拜辞而校
云长差走王甫,以为万无一失,便令关平相助赵累,准备船只北渡襄江,攻打樊城。
曹仁折了二将,只得退守樊城,向满宠请罪道歉,一面急差使节,命星夜西至长安往见魏王,言称被关公破了襄阳,现围樊城甚急,望拨大将前来救援。
使者飞马前至长安,向魏王呈递奏表。
曹操览报不惊,对诸将道:孤出兵之前,早料到今日之事,已遣徐晃、庞德驻兵宛城,可使往救曹仁。
今我既与孙权约为联盟,可急调张辽赶赴当阳,以断关羽后路;再遣于禁率许都七支劲军前往,与徐晃、曹仁三面夹击,可擒关羽。
于是分差使者,分别前往合肥往调张辽,许都征调于禁,宛城传令徐晃。
许都路近,于禁先领魏王诏命,遂引卫护许都七支劲旅南下。
徐晃与庞德驻屯宛城,闻关公计取襄阳,围了樊城,正在着急,使者到至,传达魏王将令。
二将不敢怠慢,当即引军南来,以助曹仁。
因不知樊城战况,遂屯扎于阳陵陂,派出细作,前往打探。
未料徐晃刚出宛城,关羽已得消息,即分兵与马良,使其驻扎偃城,以截徐晃来路。
徐晃见汉军据城阻截,即遣庞德率引本部军马,沿隐秘径趁夜而出,围绕偃城掘出一道长壕,对外声言,要截断城内马良守军后路。
马良见被困孤城,闻魏军扬言,即中徐晃疑兵之计,立即烧毁营盘退走,还归襄阳。
画外音:马良虽然号称智谋之士,但就用兵之道,不如百战之将徐晃远矣。
只因中计放弃偃城,此后樊城以北畅顺无阻,魏国援军便可源源而至,立于不败之地。
徐晃只凭一道深壕,便唾手而得偃城。
即与庞德商量,二人分兵,各距关羽包围圈外扎下东西两个营盘,牵制荆州军力;并寻机与城内曹仁沟通消息,内外呼应。
镜头转换,按下徐晃,再于禁。
于禁引领七营军马,兼程大进,进至樊城以北。
探马来报:樊城已被关羽军马层层围困。
徐晃与庞德二位将军扎营外围,尚未交兵。
于禁闻报,即令于两山夹谷罾口川中扎下营寨,暗道:可先使徐、庞二将与关羽见上一仗,便知虚实。
到时某自山谷中忽然杀出,必收全功。
即遣使往徐晃、庞德二营,以通消息。
庞德闻报于禁率军前来,怕被抢了头功,便找徐晃商量:我军远来,利于战。
末将出战关羽,请将军乘其疲惫夹击,则一战而解樊城之围,岂不美哉!
徐晃深知关公本事,好意相劝:令明虽勇,恐尚不及旧主马罢?某与关羽相处日久,知其武艺更在马孟起之上。
令明休拿性命玩笑,还是约会于禁,三寨兵马齐进,再与城中曹仁里应外合,方保无虞。
庞德听得不耐烦,因徐晃是自己上司,不好分,又骑马来见于禁,以同样话语之,并道:某不要将军助战,只请将军待某胜了关羽,引兵驱杀汉兵,以解樊城之围即可。
于禁见庞德如此,吓了一跳,亦如徐晃一般,好意相劝:关某曾斩河北名将颜良、文丑,刀法下无双;又曾引三千人断绝曹仁北道援兵,过五关战六将,震死汝南太守李通,力取江陵、南郡。
此人智勇双全,我等只宜谨守本寨,待其断粮退军追杀,方有胜算。
话犹未完,庞德早已气得浑身抖,告辞而出,谓随从众将道:徐公明与于文则二公,昔日皆为大王手下名将,因何惧怕关某如此?我今不用他们相助,只单身前去讨战。
诸公且看,某怎样挫败关某三十年来之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