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昱献计,今番次为曹操所拒,心中暗道:知足不辱,如今是我急流涌退之时矣。
于是缴还兵符印信,托病不出。
画外音:曹操帐下诸将,皆是陆战雄才,唯有臧霸经营徐州及东海多年,颇习水战,程昱故此力荐。
但曹操却知臧霸与刘备交情匪浅,又怀疑前番徐州之战,臧霸有私放刘备之嫌;更因于禁曾杀臧霸部将昌豨,恐其二人内斗,故此不纳程昱之策。
镜头转换,按下荆州,再江东。
孙权屯兵柴桑,闻报刘备新败,曹操夺取江陵,急忙召集谋士,商议御守之策。
当时群英毕至,唯缺水军都督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未回。
江东君臣正在议论之时,有中军护卫郎将报进,呈上曹操檄文。
孙权见檄文出言狂傲,颇露威吓之辞,不动声色,当下遍传群僚,遂问对策。
长史张昭率先奏道:曹操挟子以征四方,我若以力抗拒,则名不正而言不顺。
将军可以抵抗曹操者,长江险也。
今曹操占有荆州,长江已与我共有,而双方众寡,又不能相提并论。
因此依我愚见,迎接曹操投降朝廷,方是万全之策。
陆绩、步骘、虞翻、程秉等人随声附和,一齐称是。
顾雍、诸葛瑾见此情状,因思及少帝所托,皆都紧张万分。
诸葛瑾不冶面反驳张昭,因见身侧便是鲁肃,于是提起脚来,轻轻踢其足跟。
鲁肃明白诸葛瑾用意,奋然站起,上前奏道:诸君皆是误国之论,葬送江东三世基业之语!
荆州与我江东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
此嫩王之资,焉可拱手让人?主公若与刘备联手,将曹操赶回江北,分荆襄而有之,则鼎立三分,其势成矣!
孙权:好却是好。
但荆州刘氏与我江东孙氏乃是世仇,如何联手?
鲁肃:与将军为仇者是为刘表,并非刘备。
今刘表已亡,公子刘琦尚在,全凭刘备相助。
鲁肃请命往江夏吊丧,刘备抚率刘表众将,与我江东同心一意共破曹操,此为上计。
刘备为曹操所逼,处于孤穷之境,必然喜而从命,则大事可定。
顾雍与诸葛瑾听罢,率先出班,附和称是。
黄盖、韩当等武将更是大声叫好,张昭却气得脸色黄。
孙权闻言大喜,不看张昭脸色,当即派遣鲁肃为使,赍礼前往江夏吊丧。
却刘备至于江夏,一边招抚败散旧部,一边思念伏龙先生徐庶,兼且牵挂二女下落。
这一日独坐衙署,忽报徐州有冉来,呈上臧霸密书。
其书略云:
今曹兵欲倾巢南下,某为后军总领,伏龙先生却为某之军师。
若遇大战之时,定设法为皇叔提供方便,至不济亦可效徐州之战,于危急时放皇叔与卧龙先生一条生路。
皇叔两位爱女为曹军虎豹骑所掳,曹操赐婚于虎豹骑统领曹纯,极为善待宠爱,亦请勿念。
玄德观罢其书,泪流不止,命将诸葛亮请至厅中,将书信递与孔明,请其定夺。
孔明:今江陵已失,曹兵倾巢南下,决战乃不可免。
我欲联吴抗曹,公谓如何?
刘备:那江东孙氏与我兄景升乃是世仇,恐其不肯联手。
孔明笑而不答,却又问道:这曹纯是何等人物,公可知道?
刘备:乃是曹仁胞弟,可谓英才,远胜曹洪。
其十四岁丧父,后继承家业,能以纲纪持家,督御仆从,管理家业不失条理,乡人谓其才干过人。
又尚学敬儒,年未弱冠即任黄门侍郎,并非借其从兄曹操之势。
曹操举兵讨董之时,曹纯到襄邑募兵,择其精良者编为虎豹骑,以为曹操贴身禁卫,河北之战时屡立大功。
北征辽东时,在白狼山以虎豹骑冲击乌桓军阵,乌桓骑兵无法抵挡,蹋顿单于便被张辽斩杀。
孔明:我闻曹纯经过长坂坡一役,因功受封高陵亭侯,食邑三百户,甚为曹操重用。
公之二女为其所得,若蒙善待宠爱,倒也算得个收缘结果,明公勿忧!
刘备听罢,低头叹息一回,遂重赏来使,使其回报臧霸,约为联盟,并致谢意。
历史真相:曹纯后在赤壁之战中,为掩护曹操逃走华容负伤;回至南阳后伤重不治,遂于建安十五年去世。
其后虎豹骑无主,即由曹操直接带领。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追谥曹纯为威侯,其子曹演即是刘备长女所生,得以继嗣父爵,官至领军将军,进封平乐乡侯。
孔明见臧霸使者离去,遂命人请来公子刘琦,商议联孙抗曹大计。
因对刘备道:所谓孙刘世仇,因景升与黄祖皆殁,不为大事。
我兄诸葛子瑜与师兄顾雍现在江东,皆为重臣,必能服孙权与我联手抗曹,近日便有人来。
正至此,门军入报:江东孙权差鲁肃过江,前来吊丧,船已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