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奉了曹操军令,前来与某相敌么?那倒也好,关某正不愿与那些无名鼠辈过眨
张辽笑道:师兄到簇步,还是豪气冲,果然英雄。
弟武艺是蒙吕奉先指点,师兄武功却受左慈仙长亲传,兄弟怎敢不知好歹,孤身前来邀战,自讨没趣?
关羽便问:既是如此,贤弟来此何意?
张辽答道:在曹司空面前讨令,假言要来劝降,实是要助师兄脱困,休得见疑。
关羽:贤弟何以师兄相称?莫非你早知我是兵家弟子,与吕奉先系出同门?
张辽:此处并无他人,师兄不必掩饰了。
当即将大枪挂住,甩镫下马,拣一块干净大石坐了。
关羽见他如此,也便下马,对面坐下,听他有何话。
张辽从怀中掏出一物,往关羽手里一递:师兄可识得此物?
关羽接过看了,惊问道:伏龙令!
此物何来?
张辽道:前日晚间,师父左慈仙长令师兄赵子龙送来。
师父知道徐州定然不保,是以命子龙传令,令弟寻机暗助师兄逃出重围。
眼见徐州、沛和下邳失了,弟正无计可施,幸曹公让我来劝降,恰逢其便。
师兄且休耽误,就随弟杀透重围去罢。
关羽闻听徐州和沛失了,心里一沉,问道:既如此,我大哥、三弟吉凶如何?
张辽:师兄勿忧,玄德公与翼德虽被杀散,但各自逃出重围,性命无碍。
刘玄德并得臧霸暗地护送到冀州,袁绍相待甚厚。
翼德自有胡车儿师弟接应,更无凶险。
弟如今手里有曹公所赐穿营大令,师兄可扮作军卒模样,随弟透围而去。
着话,一边自怀中拿出令箭,让关公验看。
关羽听大哥及三弟均已脱险,不由愁云顿解,长吁一口气道:贤弟不必啦,既然大哥与三弟脱困,某已无后顾之忧矣。
又岂能为一己性命,反陷贤弟于不忠不义之名?你自下山回复曹操,让他尽管派将来攻,关某焉肯投降?誓必决一死战。
罢立起身来,遥望下邳城头叹道:两位嫂夫人,弟实在难以两全,顾你们不得了。
若是邀之幸,曹操不肯相害,你们与我家兄长,自有相会之日。
于是对张辽拱手作别,请其下山。
张辽摇头道:师兄差矣。
左慈仙长令子龙不远千里持令而来,是恐师兄徒逞一时之勇,自求杀身成仁,不贡年兴扶汉室重誓。
你道那张绣与曹操有欺婶杀子深仇,为何也降了?却是贾诩先生劝他,只有忍一时之辱,才能身入朝廷,随侍子左右,以逞报国之志耳。
何况师兄此次投降,尽可是归降汉帝子,又不是降他曹司空!
关羽恍然大悟,面含愧色:不是贤弟开导,关某险失大义!
只是就凭你一番辞,关某即便投降,岂不为曹营诸将耻笑?
张辽:岂有此理!
弟这里有曹将军亲笔手书,以礼相请。
既师兄不肯随弟潜出重围逃命,弟愿全力承担,让曹操率全军将士前来相迎。
关羽拆开书信看时,果见言辞谦恭,并无慢怠之语。
沉思片刻道:如此,你回复曹司空,我有三事相约,若能许我,便即归降。
若是不允,宁肯不屈。
张辽:不知哪三件事?
关羽:其一,关某只降子,不入曹府私衙。
其二,须保我二位皇嫂安全,并享受刘皇叔俸禄,凡人不得侵害。
其三,若得兄长信息,不管水里火里,皆要寻归。
张辽应诺,拜别关公下山,回报曹操,到关公所求之事。
曹操大喜,道:只要能为我所用,管他甚么降汉不降曹!
抚养刘备妻妾眷属,更是区区事,不值一提。
至于闻讯归兄,到时再罢咧。
于是亲率阖营众将,来至土山之下,擂鼓放炮,礼迎关羽下山。
关羽驰至曹操面前下马,施礼再拜言道:关某斗胆与明主相抗,请予见谅。
曹操笑道:各为其主,何罪之有?
于是并肩入城,送还刘备两位夫人,以及糜芳等家属。
来日班师,兵还许都。
曹操下令,便在司空府隔壁不远,专拨一座府第,送与关公居住。
关公将府宅严分内外,使二位皇嫂居于内庭,自居其外。
安顿已毕,曹操亲引关公朝见子。
献帝早知关羽来历,心中暗喜,诏命封为偏将军,使与张绣一起护卫禁宫。
若遇出征,则听从司空府宣调使用。
曹操得意非凡,散朝后回至府衙,便设大宴,会集一众谋臣武士,以客礼款待关公。
自此宴请不断,更赠金银珠宝无数,又送美女十冉府。
镜头转换,关公府邸。
关羽将曹操所赠珠宝送到后宅,请二位嫂嫂收存;至于十名美女,正眼看也不看,将手一挥,便要退回司空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