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残杀?
刘表闻此,略略回心转意,便欲听从两人之谏。
正在这时,忽攀城守将遣使来报:孙坚因受南阳袁术指使,率军来攻我荆州。
刘表急问:我与袁术同为朝廷牧守,其使孙坚攻我为何?
来使:据我主将派往南阳细作所述,乃是袁术闻主公坐居荆襄七郡,因谓主公乃是董太师一党,不可不除,故派孙坚来伐,计议获胜之后,平分荆州。
那孙坚虽怒袁氏兄弟不顾大义争夺私利,但自己正欲匡复江东旧业,遂应袁术之请,故从豫州领兵南下。
刘表闻转怒,遂向蒯越、蔡瑁道:如何?此是孙坚前来攻我,非是我欲招惹他也。
江夏太守黄祖何在?命你在樊城、邓县一带布防,迎战孙坚。
黄祖:喏!
某也正欲会会这个钱塘吏,看他是怎生一个江东猛虎。
蒯越、蔡瑁见此,知道拦挡不住,只得作罢,眼见黄祖辞出,领兵北去。
镜头转换,三日之后。
黄祖去得紧疾,回来也甚快当,一战之后便即大败,狼狈逃回襄阳,含羞带愧,来见刘表:孙坚果然勇猛,末将不是对手,败回来也。
孙坚随后追来,将至襄阳矣。
刘表: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何必气馁。
今趁孙坚未至,将军可乘夜出城,前去调集各郡援军。
孙坚不来襄阳便罢,彼若来时,我必使其尽丧这襄江之内,片甲难回。
黄祖领诺,转身欲走。
刘表忽又唤回,附耳密语,暗嘱若是孙坚来追,应如此如此对付,必获大功。
黄祖领令出城,突围而去,侥幸未遇孙坚阻拦,顺利搬回江夏救兵。
孙坚听黄祖突围而去,早已做好准备,领兵伏于半路,准备截杀。
黄祖率引援军到来,想要返回襄阳,正被孙坚迎头痛击,人马溃乱。
黄祖只得逃入岘山,并依照刘表密嘱,暗暗布置埋伏已毕。
孙坚为人虽勇,但心性轻率,因恨刘表与己为敌,遂不顾黄盖、程普等将劝阻,亲自领军连夜追赶。
追进岘山密林之时,色已经黑透,对面不见五指,顿时失去黄祖人马的踪影。
孙坚徘徊林边,正在狐疑之际,听得一阵梆声响亮,箭如飞蟥而至。
可怜!
孙坚半生征战,几乎从无败绩,获称江东猛虎;不料此次轻敌,中了黄祖埋伏。
旋踵之间,孙坚身上已中数箭,又一箭正中心窝。
孙坚大叫一声,摔于马下,当即身亡。
黄祖令部曲潜伏在树丛之中,见孙坚已死,于是上前抢了尸,便引得胜之兵回城。
程普诸将自后赶来,方知主公身死,荆州军已退回襄阳城中,追之不及。
刘表用计射杀江东猛虎孙坚,于是声威大震,下诸侯无人不知。
刘表遂趁胜之师渡江北进,先用计断了袁术粮道,再来抢夺南阳。
袁术既失孙坚臂助,又断南方粮道,无可奈何,迫使撤往兖、豫二州,治所也由鲁阳迁至寿春,以避刘表兵锋。
退至寿春不久,门将来报:今有孙坚长子孙策,带领程普、黄盖、韩当等诸将,并残部数千人前来相投。
袁术:开城,令他入来见我。
孙策于是引众入城,直至衙署,拜见袁术,然后伏地大哭。
袁术见其情甚哀,便将好言抚慰一番,与其部将皆都收归帐下听用。
江东孙氏旧部,自此归于袁术,按下不提。
镜头转换,按下荆襄淮南,复河北诸郡。
公孙瓒既杀刘虞,自领幽州,复又想起前事,心实不甘。
于是借口朝廷已封自己为冀州太守,即遣兄弟公孙越来见袁绍,欲讨还冀州。
袁绍即依沮授之计,也不反驳,只以善言对公孙越道:慈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你可回去,请汝兄自来,我自有商议。
公孙越不敢争执,只得辞归。
不料却被袁绍部下埋伏半路,诈称董卓家将,乱箭射死。
从人逃回北平来见公孙瓒,哭报公孙越已死。
公孙瓒大怒道:袁绍诱我起兵攻打韩馥,他却就里取事;今又诈董卓家兵射死我弟。
此冤此仇,若是不报,非为堂堂男子,枉称白马将军!
于是便将兄弟安葬,然后尽起本部兵马,杀奔冀州而来。
袁绍此时兵强马壮,闻公孙瓒来伐,自然不惧,于是亲提大军北来迎战。
两军相遇,分别安营扎寨于广川平野,就而列开阵势,大战于界桥南二十里处。
比较双方当时兵力,公孙瓒有精兵三万,以大将严纲为先锋;袁绍将兵万余,则命大将麴义率领精兵八百在前,又暗布强弩千张于两翼,列阵迎担
公孙瓒轻视袁绍兵少,纵令骑兵出战。
麴义却不迎击,只严阵以待,更命士兵伏于楯下,奉令行事。
片刻之间,公孙瓒马军驰到十步之前,势如狂风。
麴义突号令,千张强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