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情,其后再被征用。
字幕:当年十月,由于中常侍之间生内讧,牵出所谓勃海王谋反案,致灭一国。
镜头闪回,建和元年,勃海王刘悝登场。
建和元年,适逢勃海王刘鸿薨逝,因无子嗣,其国遂绝。
当时汉桓帝刘志刚刚登基,乃封胞弟蠡吾侯刘悝为勃海王,以延续刘鸿香火。
延熹八年,刘悝被券劾意图谋反。
桓帝不忍心诛杀亲弟,仅将其贬为廮陶王。
刘悝失去封邑后悔莫及,于是贿赂中常侍王甫,许诺如果助己复国,答谢五千万钱。
两年之后,桓帝刘志驾崩,遗诏命刘悝复为勃海王。
刘悝认为这是兄长遗愿,并非王甫出力结果,于是拒付五千万钱,因此王甫怀恨在心。
时逢大将军窦武策立解渎亭侯刘宏继承大统,派人前往河间国迎驾。
民间便有流言,刘悝愤恨兄长未将帝位传己,欲带兵抢夺迎驾诏书。
王甫听闻此言,当时记在心中,并未作。
此后因与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争权,产生龃龉,便即望风捉影,欲借此报复刘悝,并铲除异己。
因知郑飒、董腾二人均与刘悝交厚,便指使司隶校尉段颎,将郑飒逮捕,下至北寺狱审讯;复指使尚书令廉忠,诬奏郑飒、董腾等人阴谋篡位,欲立刘悝为帝。
闪回结束。
廉忠奏疏既上,灵帝刘宏闻而大慌。
因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由是下诏,命令冀州刺史逮捕皇叔刘悝,查办案情。
冀州刺史乃是王甫一党,由是暗中动用酷刑,意欲屈打成眨
刘悝在狱中不堪拷打,被迫自杀,妻子百余人均死于狱郑
勃海国立国二十五年,自此王死国除。
朝野闻之,无不指怨恨。
因除去夺位对手,灵帝以为其功甚巨,于是诏命大封有功之臣。
凡参与罗织此案者十二人皆都受封者,祸王甫更被封为冠军县侯,曹节增封食邑四千六百户。
曹节父亲、兄弟、子侄都为公卿校尉、州牧郡守、县令县长职务,家族为官者遍布下。
曹节有胞弟名唤曹破石,受封担任越骑校尉。
因见越骑营中有位伍长妻子漂亮,便向伍长强索其妻。
虽然伍长不敢违拗,但其妻坚决不肯相从,于是自杀。
字幕:在两次党锢之祸中,被曹节所谋害名士,竟大半是为本族前辈曹腾所荐。
镜头闪回,按下曹节,叙述曹腾。
汉桓帝即位,曹腾因定策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任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在宫廷供职三十余年,经历四位皇帝,未曾有过。
并向朝廷多荐人才,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赵典等人,都是下名士。
蜀郡太守送礼贿赂宦官,被益州刺史种暠上书奏告,因此牵连曹腾。
汉桓帝没有怪罪曹腾,而对于种暠弹劾,曹腾亦并不计较,还时时称赞其为能吏。
曹腾为人胸怀宽广,可见一斑。
曹腾自幼入宫,与宫女吴氏结为对食夫妻,并收夏侯嵩为养子。
延熹二年,曹腾病死,终年六十岁。
汉桓帝念其当年拥立大功,便荫其养子夏侯嵩,使改名为曹嵩,承袭养父费亭侯封爵。
曹嵩字巨高,沛郡谯县人。
依靠养父曹腾关系,又兼待人处世得体,由此仕途畅达,青云直上。
至桓帝末年,已经官拜司隶校尉。
灵帝即位,擢拜曹嵩为大鸿胪、大司农,先后掌管国家财政礼仪,位列九卿,位高权重。
但曹嵩并不似其养父清廉,多年为官,因权导利,以致富甲一方。
画外音:至曹嵩重孙魏明帝曹睿之时,追尊高祖父曹腾为高皇帝,曾祖曹嵩为太皇帝,祖父曹操为武皇帝,父亲曹丕为文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身为宦官而被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者,仅有曹腾一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镜头转换,按下朝堂,复江湖。
熹平二年春,鲜卑族复又攻扰幽、并二州。
自汉灵帝即位之后,檀石槐便引其部众连年攻掠幽州、并州、凉州边塞诸郡,汉人每年被杀死及抢掠者,不可胜数。
夏初四月,山东黄县生海啸,载于史册。
此记载曾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并认为是世界最早海啸之一,生区域大致与地震带一致。
同年秋,余杭县令陈浑在县南兴建大型蓄水工程,名曰南湖,以拦蓄苕溪溪水。
此后中原无事,四周多为蛮族、妖道叛乱,皆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
镜头闪回,卢植、臧旻、朱儁、孙坚四人陆续登场。
字幕: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
身长八尺二寸,声如洪钟,性格刚毅,能饮酒一石。
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志向。
年少时拜大儒马融为师,引荐郑玄为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