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刘保被废黜皇太子时,监太子家黄门籍建、傅高梵、长秋长赵熹、丞良贺、药长夏珍等人都受连累,被阎太后坐罪论罚,流放到朔方郡;此时皇太子即位为帝,便全都诏令赦回,擢升为中常侍。
由此宦官势力大盛,尽掌朝政大权,朝臣为之丧气。
画外音:汉顺帝刘保温和软弱,实非明君。
自其夺位为帝之后,除重用宦官之外,又纵容外戚梁氏,由此梁氏与宦官勾结,专权长达二十余年。
宦官、外戚专横弄权,朝政愈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强汉之世,自此便化为历史尘烟。
镜头转换,按下朝廷,复江湖。
孙程助刘保夺位之时,五斗米鬼教创始人张道陵九十三岁,鹤童颜,仙风道骨。
张道陵率其弟子数人,出于江西龙虎山中,开始云游下。
于是一路向北向西,辗转长安关中,再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为创立道教作准备。
在此之间,张道陵撰成《黄书》、《道书》等二十四经,并以符水治病,展教徒。
汉顺帝年间,某夜。
太上老君降临张道陵居所,授给雌雄剑及诸多符箓,命其诛灭当时横行四川之六大魔王、八大鬼帅。
张道陵既受神剑符箓,由是精修千日,练成降魔法术。
此后遂在青城山上设下道坛,鸣钟扣磬,呼风唤雨,指挥神兵,与诸方恶鬼大战。
张祖师站立在琉璃座上,鬼怪刀箭接近,就立刻变成莲花。
鬼众又放火来烧,张道陵用手一指,火焰复又烧回,反伤鬼卒。
鬼帅大怒,又招来千军万马,重重包围道坛。
张道陵只用丹笔一画,所有鬼兵及八大鬼士俱都跌落坛下,纷纷叩头求饶。
鬼帅不甘服输,又请来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
张道陵神闲气定,复用丹笔轻轻一画。
火光闪处,所有鬼众死光,只余六大魔王神通颇广,但亦倒地不起,只好叩头求饶。
张道陵以雌雄剑将山分成两半,把六魔王皆困在内,动弹不得。
魔王这才相信道法无边,只得与张祖师订约,答应永世不再为害人间。
画外音:张道陵因自称师,故后世道家便将五斗米教亦称为师派,张道陵是为第一代师,故在道教中被尊为祖师。
师职位继承采用世袭嗣教制度,祖师羽化升而去,便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师。
张衡化去后,又由儿子张鲁接任,是为系师。
其后张鲁被曹操所败,乃献出汉中归汉,举其部众及教徒迁徙关中及三辅之地。
到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之时,复回归迁居江西鹰潭龙虎山,子孙世传其业,各依序号,称第几代张师云耳。
字幕:当汉顺帝时,世间有两个张衡,其一乃是张道陵之子,是为第二代师;其二却是鬼谷门第十四代掌门,亦是道派,身兼墨门、匠门绝艺,又任朝中太史令,掌管文、算术之学,又熟知五经六艺,名列汉赋四大家之一,委实百世难遇奇人。
镜头闪回,汉安帝延光二年,张衡时任尚书郎。
朝中有人从图谶及灾异等迷信观念出,非难当时通卸四分历》,提出应改用《甲寅元历》。
又有人以为汉武帝攘夷扩境,享国久长,应采用西汉时《太初历》。
张衡与同僚尚书郎周兴闻此,对上述两种意见提出批驳诘难,使持其议者或无言以对,或所答失误,从而阻止历法倒退。
张、周两人以多年文观测记录为据,认为《九道法》最为精密,建议采用。
《九道法》承认月亮运行度不均匀,所推算合朔比当时其他历法更符合文实际。
只是如按《九道法》推算,将有可能出现接连三个大月,或连现两个月现象。
守旧众臣皆都震惊,虽然心服,但皆不同意使用《九道法》。
画外音:月行不均匀性被采入历法,于是被推迟半个多世纪,直到刘洪《乾象历》中,才第一次得以正式采用。
张衡遂作《灵宪》,被《后汉书》刘昭注征引而传世。
张衡在《灵宪》文中介绍文学术,亦同样震惊当世,无人肯信。
其在书中认为宇宙无限,体运行是有规律;月光乃是日光反射,月蚀起因于地遮日光,月绕地行且有升降。
且认识到太阳运行某些规律,正确解释冬季夜长、夏季夜短,以及春分、秋分昼夜等时起因。
张衡在书中指出,在中原可见空中星辰有两千五百余个,与今人所知略近。
经过对体运转情况观测,得出一周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结论,与近世所测地球绕日一周经历时间,3655时48分46秒,数值竟然相差无几。
闪回结束,汉顺帝时,张衡升任侍郑
于是上疏,请在东观专门收检遗文,全力补缀;又条陈上奏司马迁、班固在《史记》及《汉书》中所记,与典籍不合事件十多项。
其疏略云:王莽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