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被捕入狱。
有司经过审查,据实上奏:依照汉律,杀缺斩。
隆虑公主闻此大恐,扶病进宫来见子,以自己病重将死为由,替子求情。
汉武帝情面难却,便答应其姐:可用黄金千斤、钱一千万,以赎昭平君一死。
隆虑公主由此志得意满,这才出宫而去。
然而武帝不欲违逆法律,是用缓兵之计将胞姊支出,随后便令法官依法判决,终决死刑,将昭平君斩于狱郑隆虑公主闻此,乃与儿媳抱头大哭,痛不欲生,皆都怨恨子。
武帝闻胞姊与爱女痛哭,亦觉后悔,食不下咽,入殿不语。
东方朔见此,却举酒相贺:臣向陛下祝寿,长命不死!
汉武帝大怒,拂袖下殿而去。
傍晚之时,又诏东方朔入宫,问道:卿何祝酒为寿?
东方朔答:臣因见陛下悲伤,必损其寿;酒乃消愁之物,故以酒祝。
陛下刚正至公,大义灭亲,故曰长命不死,又可为陛下解愁也。
汉武帝由是转悲为喜,复任东方朔为中郎之职,并赏赐布帛百匹。
夏去秋来,草壮马肥,高气爽。
汉武帝酷爱骑射,常借平阳侯府中车仗出游狩猎,每次出行,便即一至五日不还。
因不满足其乐,又恐十分扰民,便欲修建上林苑,就近游猎。
乃命估算苑囿中所占农田价值,欲以京畿荒地,抵偿农民现有良田。
东方朔在场,便向武帝谏言:上林苑所处之地,物产富饶,地势险要,又易于耕作。
若皆命修成林苑,则非惟不恤农时,更非富国强民之计。
武帝:我为子,拥有四海,只辟数千亩上林之苑,以备游乐,有何不可?
东方朔:为帝王者,勿以恶而为之,休以善而不为。
殷纣王、楚灵王及秦始皇者,皆为下雄主,且智谋出众,睿智非常。
只因大兴土木,不恤民力,导致下大乱,陛下岂不闻乎?臣善易算,陛下知之;亦精文,陛下不知。
今献《泰阶六符》,望陛下详之。
武帝亲览其书,见内中载叙历代象变异,以及对应当时国中大事,皆都有根有据。
于是自省所做之事,立时改过,遂罢修建上林苑之议。
又拜东方朔为太中大夫,食禄一千石,加给事中之衔,并赏赐黄金百斤。
这日朝散,汉武帝正与东方朔在殿中闲话,忽然内侍来报:禀报陛下,奇事非常!
武帝:有何异事?
内侍:建章宫内,忽现一物。
形似麋鹿,宫中无人识之。
汉武帝大奇,于是便命东方朔随同入宫,亲自来看。
到时果见一物,正如内侍所言,形似麋鹿,却又不是。
那物见到武帝,嘶鸣三声,纵跃出宫,瞬时不见。
东方朔笑道:奇哉,妙哉!
此物出现,真乃国之祥瑞也。
汉武帝:如此来,卿知其为何物耶!
东方朔:臣知其为何物,但请陛下赐以美酒佳肴,方可之。
汉武帝:倒也正好,朕亦有些腹饥,便赐贤卿侍宴可也。
东方朔谢恩,遂与子共食。
酒足饭饱,汉武帝诏命撤食,然后又眼盯视东方朔:适才所见,究是何物?
东方朔却不回答,又奏请道:臣之府外某处,有公田、池塘数顷,请陛下赏赐。
汉武帝:卿须心,此是趁机勒索也。
皆依卿之所请,若不出时,加倍惩罚!
东方朔:此物非别,名曰驺牙。
当远者将欲归附,驺牙先现,臣故曰乃是国之祥瑞。
汉武帝:卿何以知之,以何为据?
东方朔:此易辨之。
其齿前后均同,大一致,而无门齿,故曰驺牙。
汉武帝闻此,将信将疑。
期年之后,匈奴混邪王引领部族十万人来降,要求内附汉朝。
武帝方悟驺牙之事,于是大赞东方朔奇能无双,又复赏赐其诸多钱财。
东方朔领赏谢恩,愈加得意非常。
汉武帝命其随同游苑,忽见一种奇树,随口问道:贤卿见多识广,此树何名?
东方朔一怔,亦顺口答道:启奏陛下,此树名谓善哉。
武帝将信将疑,暗暗记在心郑转过年来,引众臣游苑,再见此树,于是考问诸卿,皆答不识。
武帝于是笑对东方朔道:卿谓此树何名?与众家爱卿。
东方朔略一沉思,随口答道:启奏陛下,此树名叫瞿所。
武帝怒道:去年之时,卿谓此树名曰善哉;今云瞿所,何前后不一耶?
东方朔早忘此事,暗道糟糕,忽灵机一动答道:大马驹,长鸡幼雏,大牛犊,稚儿长老。
昨日善哉,今日已长成瞿所。
生老病死,万物成败,何有定数?
汉武帝此时已经明白,东方朔定也不识此树,但赞其反应敏捷,于是大笑而罢。
汉武帝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