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士兵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动地。
观战诸将见此,无不两股战战,惊恐不已。
打败秦军之后,项羽命令打扫战场,自升中军大帐,召见诸侯军将领。
各国将领奉命入营,当进入辕门之时,无不下马叩拜,至帐中更是膝跪前行,不敢抬头仰视。
项羽见此,挥斥方遒,纵声大笑,睥视群雄。
由是诸侯皆推项羽为联军上将,楚怀王亦下诏旨,命各路诸侯之军,都归项羽统帅,挥师西进关郑
章邯虽然大败,手中仍有十余万人马,据险而守。
但因思司马欣前日之语,此时已无战心,乃派人前来楚军大营求见项羽,欲订和约。
项羽召集诸侯各将,与众人计议道:今秦军虽败,其势尚众。
我部粮草告急,本帅欲应其和约,公等以为若何?
诸侯皆知章邯之勇,且欲保存实力,不愿再战,皆都称善,惟范增不语。
项羽见诸侯皆从,就遣来使还报,与章邯约期,在洹水南岸殷墟会晤,商定盟约。
章邯乃降项羽,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赵高种种劣校言明自己叛秦,实出无奈,以取其信。
项羽对其忠心深为嘉赞,乃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自己军中,命为亲随部将。
封毕章邯,复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以为先锋。
巨鹿之战,至此结束。
巨鹿围解,赵歇、张耳出城,感谢各国诸侯,尽出库中金帛犒军。
张耳因和陈余相见,责备其不肯相救,并追问张黡、陈泽下落。
陈余怒道:张黡、陈泽徒仗其勇,当日便以此语责我,并以同归于尽相胁。
弟无奈,只得派其二人,率五千人马攻打秦军,结果全军覆没,片甲不回。
张耳不信,亦怒道:世间之事,哪有如此巧法,以至五千军马,并无一人逃出?你实对我,二将是否被你所害?
陈余大怒:你我十数年交情,未料弟在兄心中,竟不及张、陈二员末将之重。
则公之对我怨恨,何其深耶!
公以为弟,不舍此将军之位乎?
由是解下印信,推给张耳,禁不住已是热泪横流。
张耳惊愕,不肯接受。
陈余将印信置于案上,擦一把眼泪,起身如厕。
张耳思绪万端,不能自已。
时有宾客在侧,趁机献谄:赐不受,反遭其殃。
今陈将军自愿纳还印信,公若不受,反被他人谋夺,则悔之晚矣。
违背意不祥,愿明公接此印信!
张耳受其蛊惑,就受将军大印,接收陈余部众。
陈余如厕回帐,见此情状,仰长叹,疾步而出,上马而去。
由是招呼亲信数百,到黄河边湖泽中藏身,打鱼捕猎去了。
从此陈余、张耳生隙,赵国势力便衰。
画外音:巨鹿之战,乃是中国有史以来,个着名以少胜多经典战例,向来为后世史家讴歌赞颂。
后人并为此作一对联,将项羽破釜沉舟与勾践卧薪尝胆并列,称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巨鹿大战已罢,楚怀王下达诏旨,命诸侯联军西进关中,与刘邦西路军会攻咸阳。
当时邯郸城已被章邯夷为丘墟,赵王歇便回信都居住,命张耳跟随联军统帅项羽,会合其他诸侯,兵进关郑
项羽此时志得意满,率领诸侯联军西进,前部到达洛阳新安。
诸侯军前因多被秦兵凌辱,此时对待章邯所部降军,亦便待如奴隶,随意侮辱。
秦军官兵不堪其辱,私下议论:我等皆被章将军所骗,投降诸侯联军,致受此辱。
今若能入关灭秦倒罢,如若不能,诸侯军可退回关东,我等父母妻儿,则必被朝廷诛戮矣。
诸侯各将闻听此议,报与统帅。
项羽大怒,乃召集黥布、蒲将军,命二将趁夜将秦军二十余万人击杀,坑埋在新安城南。
当年白起坑赵,今日项羽杀秦,可谓报应不爽。
镜头转换,按下项羽东路之军,复刘邦西征兵马。
楚怀王分兵两路,当时由于秦军威势正壮,楚国上下皆不看好西征,都不愿意领军。
因借口沛公刘邦为人宽厚,可减少西进阻力,故都存心陷害,共同举荐刘邦为帅。
项羽则因叔父之死,积极要求随沛公西征,欲亲入关中,攻进咸阳,诛杀秦二世报仇。
但诸臣皆以项羽为人僄悍,恐其所过之处尽皆残灭,不利西征,故此拒绝其请。
沛公刘邦奉命,乃由砀郡出兵北上,一路收集陈胜、项梁散卒,军威渐壮。
前至成阳,与秦军夹壁杠里对峙。
沛公亲率三军出击,大破秦军,引兵西进,路遇彭越,二人合兵。
镜头闪回,叙彭越来历。
彭越又名彭仲,砀郡昌邑人氏,常在钜野湖泽中打鱼,伙同为盗。
当陈胜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