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队的隐形战舰跃迁回联盟主星轨道时,星耀已站在指挥中心顶层的作战厅内,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全息投影。
那道模糊的身影影像被反复播放,每一次都让在场的技术官皱眉思索。
“这不是语言。”
诺亚·林的声音从数据终端传来,“它更像是某种意识共鸣。”
星耀没有打断他,只是缓缓点头。
他知道,他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远银河系现有文明层次的存在。
不久后,各路将领与谋士陆续抵达。
烈风一身装甲未卸,神情凝重;伊莎贝拉乘坐外星使团的悬浮座舰赶来,她的族人也在密切关注这次事件;赫尔墨斯议会派出的代表则带着最新的情报分析模块,试图解读那段神秘讯号背后的含义。
“我们不能再被动等待。”
星耀开口,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所有人听见,“新外星文明的存在已经证实,他们的意图尚不明朗,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早已观察我们许久。”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沉默。
“将军,”
雷欧舰队指挥官艾伦率先言,“如果这是一次试探性的接触,我们需要明确对方是敌是友。”
“问题在于,”
伊莎贝拉冷静地接话,“他们从未真正现身过。
那艘飞行器只是信标,而真正的威胁,可能还在暗处。”
“所以我们要做两手准备。”
星耀扫视全场,“一边加强防御体系,另一边深入研究他们的科技原理,寻找突破口。”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众人围绕情报展开激烈讨论。
马可·维兰提出了关于能量护盾的假设,认为那种符文般的结构可能是一种高维防御机制,现有的武器系统难以穿透;塔克·费尔南德斯则从工程角度分析了飞行器内部晶体的活性反应,推测其具备自我修复和能量调控能力;莉娅·索恩则结合侦察行动中的遭遇,指出敌方巡逻舰的机动性极强,传统雷达几乎无法锁定。
“这意味着我们的侦测系统需要升级。”
她总结道,“否则下次交锋,我们连对方在哪都不知道。”
“不只是侦测。”
烈风终于开口,“如果我们判断错误,他们一旦动全面进攻,前线防线能否撑住?”
“不能只靠前线。”
星耀接过话题,“我们必须建立多层次防御体系,在关键星门、资源带部署自动化防御平台,并提升舰队的快反应能力。”
“资金和资源是个问题。”
赫尔墨斯代表提出异议,“战后重建才刚起步,大量投入军备可能会引其他势力的不安。”
“那就让他们一起承担。”
星耀语气坚定,“银河和平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所有势力共同维护的结果。
我会推动新的联合防御协议,确保每个参与方都能从中受益。”
伊莎贝拉微微颔:“我的族人愿意提供部分技术支援,但我们希望获得优先合作权。”
“可以。”
星耀毫不犹豫地答应,“只要你们能帮助我们破解那段讯号背后的信息,我们将共享研究成果。”
“成交。”
她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
会议继续进行,议题逐渐转向具体对策的制定。
军事方面,星耀决定调动三支精锐舰队组成快反应部队,同时在各大星域设立预警站;科技方面,由伊莎贝拉主导的研究小组将集中力量解析飞行器的能量结构,并尝试模拟敌方护盾的运作方式;外交层面,则由赫尔墨斯议会出面,联络曾有摩擦的外星种族,寻求潜在的结盟机会。
“还有人才培养计划。”
星耀突然补充道,“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素质的军官和科研人员。
我要求培训中心提前完成下一批学员的课程,选拔最优秀的加入前线单位。”
“时间太紧了。”
一名教官皱眉,“很多学员还没掌握实战应用。”
“那就边学边用。”
星耀毫不退让,“战争不会给我们慢慢成长的机会。”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在多项决议达成一致后结束。
离开前,伊莎贝拉低声对星耀说:“你相信那个身影说的话吗?‘你们终于来了’……听起来不像是初次接触。”
星耀沉默片刻,回答:“我不知道他们等了多久,但我清楚一件事——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现身,说明银河系的展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也许我们早就不只是棋盘上的玩家。”
她轻轻叹息,“而是被更高层次的目光所注视。”
星耀没有回应,只是抬头望向窗外。
夜空中,星辰依旧闪烁,但他的心中,已不再平静。
---
翌日清晨,第一份战略执行方案送至星耀案头。
快反应部队的部署图已完成初步规划,自动化防御平台的设计图纸也进入审核阶段,赫尔墨斯议会的外交团队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