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站在索兰母星中央研究院的高塔之上,俯瞰着下方川流不息的人群。
来自银河各地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军事顾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入各自负责的研究区域。
阳光洒落在银白色的建筑表面,折射出柔和的光辉。
“科技联盟只是第一步。”
他低声说道,身旁的伊莎贝拉轻轻点头。
烈风大步走来,军靴在金属地板上敲出清脆的节奏。
“将军,各战区的重建工作进展顺利,但……”
他停顿了一下,“我们的战略储备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星耀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向远方的一座新落成的培训中心。
那里,第一批选拔出来的年轻军官和科学家已经陆续抵达,准备接受跨文明、跨领域的综合训练。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技术,还有能驾驭这些技术的人。”
他说,“战争教会我们一件事——再先进的武器,也需要合适的人去使用。”
伊莎贝拉翻动着手中的数据板:“目前已有十二个主要势力同意参与人才培养计划,但仍有几个中立星球持保留态度。”
“他们担心人才流失。”
烈风皱眉,“毕竟,谁也不想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后被别人抢走。”
“那就让他们看到回报。”
星耀转身走向电梯口,“我打算亲自去一趟赫尔墨斯星环,与那些观望的势力当面谈。”
赫尔墨斯星环位于银河边缘,是多个小型文明的交汇点。
虽然整体实力不如核心星域,但在某些领域却拥有独特优势,尤其是能源调控与生物工程方面。
三天后,星耀的旗舰缓缓降落在赫尔墨斯主星的轨道平台上。
迎接他的是一支由多族代表组成的使团,为的是一位身披蓝紫色长袍的女性——艾莉娅,赫尔墨斯星环议会的席协调官。
“欢迎你,星耀将军。”
她的声音平稳而冷静,“我们很荣幸能与你对话,但也不得不承认,对于你们的‘人才培养计划’,我们仍存疑虑。”
星耀微微一笑,示意身后随行的官员展开全息投影。
“这份协议草案是我们为所有参与者量身打造的。”
他指向投影上的几处关键条款,“每个派出人才的势力都将获得相应比例的技术共享权,并且我们设立了‘回流机制’——所有外出学习的人才,在完成培训后必须回到原属星球至少五年,期间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将按比例回馈给派遣方。”
艾莉娅仔细阅读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确实比我们预想的更加公平。”
她沉吟道,“但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某个势力借此机会垄断关键技术呢?”
“所以我们设立了联合监管机制。”
星耀轻声道,“每一项技术的共享都需经过联盟理事会审核,确保不会出现资源倾斜或权力失衡的情况。”
赫尔墨斯议会最终决定加入人才培养计划,并成为批试点星域之一。
随着协议签署,银河系内各大势力纷纷开始响应。
来自不同文明的年轻人陆续踏上前往其他星域的旅程,他们将在最顶尖的学府、实验室和战术学院中接受系统性教育。
与此同时,联盟也开始接收来自各方的交流学者。
他们在索兰母星、雷欧星域、图腾联邦等地学习人类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工程技术。
然而,正如星耀所预料的那样,这项计划并非一帆风顺。
在一次例行会议上,一位来自塔尔贡星域的年轻研究员提出了异议:“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教给外人?万一他们学会之后反过来对付我们怎么办?”
星耀看着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如果我们始终抱着这种想法,那和平就只是空谈。
真正的强大,不是靠封锁知识,而是让所有人都变得更聪明。”
那位研究员沉默了片刻,最终低头道:“我明白了。”
为了帮助这些异族学员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星耀特别组建了一支由心理学家、文化专家和语言翻译构成的导师团队。
他们不仅教授专业知识,还协助学员理解银河系的政治结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伦理。
在一次跨文化交流课程中,一位来自远古遗民遗迹附近的年轻学员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你们人类常说‘和平来之不易’,但你们真的愿意为了和平付出代价吗?”
课堂陷入短暂的沉默。
星耀走上讲台,目光坚定:“我们愿意。
但我们也知道,和平不是靠一句口号就能维持的。
它需要智慧、牺牲,以及不断进步的决心。”
这句话在学员中引了热烈讨论,也成为了日后许多研究小组的核心信念。
随着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开始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有的人在量子通讯领域提出了全新的算法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