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信息在终端屏幕上静静躺着,字迹清晰却透着寒意。
星耀盯着那句话看了许久,手指悬在删除键上方,最终没有按下。
他把信息转给了伊莎贝拉的技术团队,要求溯源追踪,同时调取事星球周边所有监控节点的记录。
烈风从边陲星域返回后,第一时间被召入指挥中心。
“反应堆事故还没查清,现在又来这个?”
烈风站在全息投影前,眉头紧锁,“有人想搅乱局面。”
星耀点头:“不是巧合。
能源设施出问题,人心动摇,经济动荡,接着就是秩序崩塌。
这套节奏太熟悉了。”
话音未落,警报声突起。
一道紧急通讯强行接入主频,接通瞬间,一名情报官的脸出现在画面中,神情紧绷。
“指挥官,我们在猎户座外环侦测到异常信号群,持续了十七分钟,来源不明。
信号特征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编码体系。”
星耀立刻起身:“定位呢?”
“距离银河主航道约三点二光年,靠近废弃的第七跃迁点。
我们派出的侦察舰在接近时失去联系,最后一次传回的画面……您最好亲自看。”
影像播放出来:漆黑的宇宙背景下,一片模糊的轮廓缓缓移动。
那不是自然天体,也不是常规舰队的编队形态。
它像一团扭曲的金属结构,表面不断生细微的形变,仿佛在呼吸。
“它动了。”
烈风低声说。
画面中,那团结构突然转向,似乎察觉到了窥视。
紧接着,所有信号中断。
指挥中心陷入短暂沉默。
“关闭对外广播频道。”
星耀下令,“通知各战区指挥官,进入二级戒备状态。
另外,把这段影像送到赫尔穆学者那里,请他们分析是否有远古文明关联。”
“你怀疑是遗民残部?”
烈风问。
“我不知道。”
星耀目光未移开屏幕,“但那种运动方式不像机械,倒像是……活着的东西。”
伊莎贝拉两小时后抵达曙光空间站。
她带来了初步分析报告。
“信号频率带有生物电特征。”
她将数据投射出来,“不是单纯的机械或能量波,而是某种神经脉冲式的传导模式。
如果这真是一个文明,他们的科技路径和我们完全不同——他们可能把生命本身当成技术载体。”
“你是说,那东西是活的?”
烈风皱眉。
“或者,它的每一部分都是生命体。”
伊莎贝拉补充,“我们过去接触的外星势力,无论多先进,都建立在物理构造基础上。
可这个……它更像是集体意识驱动的有机集合体。”
星耀沉思片刻:“有没有攻击意图的迹象?”
“目前没有。
但它一直在观察。
过去三个月,类似的信号片段已在不同方位出现过五次,每次间隔越来越短,活动范围逐步向内收缩。”
“这不是路过。”
星耀缓缓说道,“这是试探。”
会议持续到深夜。
决策层意见分歧明显。
有人认为应立即派遣远征舰队查明情况,也有人主张封锁消息,避免引恐慌。
“我们现在最怕的不是敌人强大,”
星耀在总结时说,“而是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没有诉求的威胁,才是最难应对的。”
最终决定:扩大侦察网,启用沉睡多年的深空预警系统;同时秘密调动三支主力舰队向边境集结,以演习名义进行战备转移。
第二天清晨,星耀独自来到训练场。
一群新兵正在演练近身格斗,汗水滴落在金属地面上,出轻微的声响。
他看了一会儿,走向靶场。
一把老式脉冲枪躺在武器柜里。
这不是现役装备,是他早年从战场上带回的战利品,枪管上有几道划痕,曾救过他的命。
他取出枪,检查弹匣,装填,上膛。
第一子弹击中三百米外的移动靶心。
第二更快,第三几乎与第二同时命中同一位置。
烈风走过来,靠在门框边:“你还记得怎么打仗就好。”
“我没忘。”
星耀放下枪,“只是太久没用了。”
“现在用得上了。”
中午,伊莎贝拉再次传来消息:深空监测站捕捉到第二次信号爆,强度比上次高出四倍。
更关键的是,信号中夹杂了一段可解析的片段——一段重复的数字序列。
“。”
“这是坐标?”
烈风问。
“不是。”
伊莎贝拉摇头,“经过比对,这个数值与银河历法中的某个时间点吻合——三千二百年前,第一次远古战争爆的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