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陈征旅部所在的杨家岭已经苏醒。
通讯处长常拿着一份刚译出的电文,快步走向旅部指挥室。
“旅长,赵铁鹰支队来电。”
常将电文放在桌上,“他们在河西区战告捷,智取保安团,收编起义部队一百余人,缴获颇丰。”
陈征仔细阅读电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个赵铁鹰,果然没让我失望。
短短一个月就在河西区打开了局面。”
“不过,”
常指着电文后半段,“铁鹰也提到,这次战斗惊动了日军。
驻守平州城的日军联队长大为震怒,已经调集兵力,准备对河西区进行报复性扫荡。
铁鹰请求旅部给予支援。”
陈征走到地图前,目光在河西区的位置停留良久。
那里距离主力根据地两百多里,中间还隔着敌占区,大规模增援不现实。
“高胜寒到了吗?”
陈征突然问。
“已经到了,在门外等候。”
“让他进来。”
高胜寒大步走进指挥室。
经过半年休养,他腿上的伤已经痊愈,但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自从伤愈归队后,他一直在训练新选拔的特战队员。
“胜寒,你看看这个。”
陈征把电文递给他。
高胜寒快浏览后,眼睛一亮:“旅长,让我带特战小组去支援铁鹰!”
陈征和常相视一笑。
“和我想的一样。”
陈征点头,“不过不是大部队,只能给你一个精干小组。
你们要穿越敌占区,长途奔袭两百多里,有没有困难?”
“保证完成任务!”
高胜寒立正敬礼,“特战小组就是干这个的。”
“好!”
陈征拍板,“你挑选十二名最优秀的队员,携带电台和爆破器材,明天一早就出。
具体任务到河西区后,由赵铁鹰统一指挥。”
三天后的深夜,河西区小王庄外。
赵铁鹰带着几个战士潜伏在预定接应点,不时看表。
按照计划,高胜寒的特战小组应该在一个小时前就到了。
“支队长,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马彪低声问。
这位新上任的副支队长对八路军这种远程支援既佩服又担心。
“再等等。”
赵铁鹰镇定地说,“高胜寒是老特战,他说能到就一定能到。”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三声布谷鸟叫——约定的信号。
赵铁鹰回应了两声蛙鸣。
不多时,十几个黑影如鬼魅般从夜色中显现,悄无声息地来到他们面前。
“报告赵支队长,特战小组奉命前来报到!”
高胜寒向赵铁鹰敬礼,虽然军衔相同,但在战场上,他主动服从赵铁鹰的指挥。
赵铁鹰紧紧握住老战友的手:“可把你们盼来了!
路上还顺利吗?”
“绕过了三个检查站,顺手收拾了一伙伪军巡逻队。”
高胜寒轻描淡写地说,仿佛在说一件平常事,“缴获了些弹药,正好补充消耗。”
马彪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穿越两百多里敌占区,还能顺手歼敌,这战斗力也太恐怖了。
回到支队部,高胜寒顾不上休息,立即让报务员架设电台。
当电台指示灯亮起时,赵铁鹰长舒一口气——这意味着河西区与旅部建立了直接联系,再不是孤军奋战了。
“铁鹰,说说具体情况。”
高胜寒摊开地图。
赵铁鹰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目前最大的威胁是这三个:平州城的日军联队部、伪县公署的汉奸县长刘黑七、还有铁路线上的青龙桥据点。
特别是刘黑七,这个铁杆汉奸熟悉本地情况,正在帮日军组建维持会,威胁极大。”
高胜寒沉思片刻:“擒贼先擒王。
先把刘黑七除掉,震慑汉奸势力。”
平州城内,伪县长刘黑七最近得意非凡。
靠着给日本人出谋划策,他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当上了县长,作威作福。
这天晚上,他在新纳的小妾房中酣睡,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谁啊?大半夜的!”
刘黑七不耐烦地吼道。
“老爷,不好了!
八、八路进城了!”
管家的声音带着哭腔。
刘黑七一个激灵坐起来,披上衣服开门:“胡说八道!
皇军守得铁桶一般,八路怎么可能进城?”
话音刚落,他看见管家身后站着两个黑影,还没来得及喊叫,就被堵住嘴巴捆了起来。
同一时刻,高胜寒亲自带领另一个小组,潜入日军联队部所在的院子。
他们的目标不是杀人,而是放置炸药。
凌晨三点,平州城内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