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胜寒那份字字泣血的电文,如同烧红的烙铁,烫灼着陈征和每一位指挥员的心。
内线同胞正在遭受的炼狱之苦,不仅没有让他们消沉,反而化作了外线部队胸腔中一股亟待喷的、复仇的熔岩。
然而,复仇需要时机,更需要生存。
陈征主力此刻的要任务,并非立刻回头与强敌硬拼,而是必须彻底、干净地跳出日军的合围圈,将自身的存在转化为悬在敌人后方的一柄利剑。
日军的“铁壁合围”
并非没有缝隙。
数万大军在复杂山地间的调动,各部队之间的结合部、通讯协调的延迟、以及对地形的不完全熟悉,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薄弱环节和时间差。
现并利用这些转瞬即逝的机会,需要极致的冷静、高的指挥艺术和部队铁一般的纪律。
陈征的临时指挥部设在一个山洞里,地图铺在粗糙的石台上。
老周的情报人员和高胜寒小组冒死回的信息不断汇拢,常的通讯兵则紧张地保持着与各分散单位的联系。
“司令员,鬼子第11o师团一部与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的结合部在这里,”
老周的手指在地图上一条蜿蜒的山脊线附近划过,“由于前期推进度不一致,这里出现了一个大约五公里宽的缺口,但鬼子显然意识到了,正在命令两翼加靠拢,预计最晚明天中午前,这个缺口就会消失。”
“这里的地形如何?”
陈征目光锐利。
“山高林密,小路崎岖,不利于大部队展开,但非常适合隐蔽渗透。
缺点是,一旦被觉,极易被两翼日军居高临下夹击。”
老周迅回答。
陈征沉默地盯着那个区域,大脑飞运转。
风险极大,但这可能是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
日军主力正被内线的抵抗和搜剿未转移群众所吸引,注意力尚未完全集中到外线封锁上来。
“就是这里!”
陈征猛地一拍地图,做出了决断,“命令各部队,立刻向青龙峪一带秘密集结!
夜间十一点,准时从这个结合部穿插出去!
行动必须绝对隐蔽,无线电静默,马蹄裹布,口衔枚,任何人不准出光亮和声响!
遇到小股敌人,无声解决,绝不纠缠!”
命令被迅而无声地传递下去。
分散在附近几个山谷里休整的部队立刻行动起来。
战士们默默检查装备,将一切可能出声响的部件固定好,给马蹄包上厚厚的布,甚至将水壶和饭盒都用布条缠紧。
一种临战前的极度紧张气氛弥漫开来,但更多的是一种高度的克制和纪律性。
夜色如墨,寒风呼啸,完美地掩盖了部队移动的细微声响。
数千人的队伍,如同一条无声的灰色长龙,在山林间悄然蠕动,向着预定的突围地点汇聚。
高胜寒小组的最新情报再次传来,确认了结合部日军的最新动态,并指出了几处可能的日军潜伏哨位置。
陈征根据情报,微调了穿插路线。
夜间十一点整,部队准时抵达青龙峪预定区域。
山风更大,吹得松涛阵阵,完美掩盖了脚步声。
战士们压低身体,沿着陡峭崎岖的小路,一个接一个,如同鬼魅般快通过。
陈征站在路口一块巨石阴影下,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黑暗的前方和两侧山峦。
每一秒钟都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他能听到自己沉重的心跳,更能感受到身后数千名战士紧绷的神经。
突然,侧前方不远处传来一声轻微的、像是树枝被不小心踩断的声音!
所有人心头一紧!
几乎同时,那边传来一声压抑的闷哼,以及极轻微的肉体倒地的摩擦声。
很快,一个黑影如同狸猫般窜回,对着陈征的方向打了个“清除”
的手势——是派出的尖兵小组无声地解决了一个日军的暗哨!
好险!
所有人的后背都惊出了一层冷汗。
队伍没有丝毫停顿,继续加通过。
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被正在靠拢的日军主力察觉。
就在先头部队已经穿过结合部,后卫部队也开始进入的时候,左侧山脊上突然亮起了几道手电光柱,伴随着几句含糊的日语吆喝声——是一支日军的巡逻队!
他们似乎听到了什么异常,正狐疑地向下方照射、探查。
队伍瞬间凝固!
战士们立刻匍匐在地,或隐身于岩石树木之后,枪口无声地指向光源。
空气仿佛凝固了,紧张得能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
陈征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一旦交火,必然惊动两翼日军,后果不堪设想!
万幸的是,那支巡逻队似乎并未现脚下黑暗中无声流淌的数千人马。
他们用手电胡乱照了几下,嘀咕了几句,可能是觉得风声鹤唳,便骂骂咧咧地转身,沿着山脊走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