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城的硝烟尚未散尽,城墙上的弹痕还冒着缕缕青烟。
陈征站在东城门楼上,望着远处蜿蜒的山路,眉头紧锁。
三天前那场恶战虽然取胜,但所有人都清楚,日军的报复只会更加疯狂。
"
团长!
侦察兵报告!
"
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
太原方向现大批日军,至少两个联队,配有重炮和装甲车!
"
陈征接过电报扫了一眼,脸色更加阴沉:"
比预计的来得快。
"
他转向身旁的赵刚,"
百姓疏散得怎么样了?"
"
老弱妇孺已经转移到山里,"
赵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
但还有三千多青壮年坚持留下,要帮我们守城。
"
正说着,楚云飞大步走来,军靴上沾满泥泞:"
陈兄,城防工事已经加固完毕。
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
以我们现有兵力,很难长期固守。
"
陈征点点头,目光转向城外那片开阔地:"
不能被动挨打,得想办法主动削弱敌人。
"
"
派小股部队袭扰?"
赵刚提议。
"
杯水车薪。
"
楚云飞摇头,"
日军这次肯定加倍警惕。
"
一直沉默的高胜寒突然开口:"
后勤线。
"
三人同时看向他。
高胜寒指向地图上一条虚线:"
日军必经黑虎岭,这里山路狭窄,运输队只能单列行进。
"
陈征眼前一亮:"
断其粮道!
"
他立即下令,"
高队长,你带利刃小队去黑虎岭设伏,专打日军补给车队!
"
高胜寒领命而去。
楚云飞若有所思:"
这招虽妙,但拖延不了太久。
日军完全可以就地征集粮草"
"
所以我们还需要第二手准备。
"
陈征的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一个小点,"
阳泉镇。
"
赵刚恍然大悟:"
日军的前进基地!
"
"
不错,"
陈征冷笑,"
高胜寒袭扰补给线,李云龙带新一团端掉阳泉镇,让鬼子尾不能相顾!
"
楚云飞赞叹:"
好一个连环计!
不过李团长的部队不是还在马关驿吗?"
"
已经秘密调回来了,"
陈征看了看怀表,"
这会儿应该快到阳泉了。
"
作战计划迅敲定。
当天傍晚,高胜寒的"
利刃"
小队就在黑虎岭成功伏击了日军第一支运输队,炸毁十二辆卡车,缴获大量弹药。
而李云龙的新一团更是神出鬼没,一举攻入防备空虚的阳泉镇,将日军囤积在那里的军需物资焚毁殆尽。
接连的打击果然迟滞了日军主力的推进。
直到第五天清晨,日军先头部队才终于出现在清水县城外十里处。
"
来了!
"
观察哨的喊声让城墙上的守军瞬间绷紧了神经。
陈征举起望远镜,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日军队列如一条灰绿色的长蛇,缓缓向城池蠕动。
"
乖乖,还真看得起咱们,"
李云龙咂着嘴,"
步兵、骑兵、炮兵、装甲车少说也得七八千人!
"
楚云飞面色凝重:"
是日军第四旅团主力,号称钢军,在忻口会战中曾击溃中央军三个师。
"
"
管他什么军,"
李云龙啐了一口,"
到了老子地盘,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
陈征放下望远镜:"
传令下去,按计划行事。
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拖延时间,等总部调集的援军到达。
"
随着日军逼近,城防工事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新兵们紧握着枪,指节白;老兵则默默检查武器,神色平静得可怕。
正午时分,日军完成了对清水县城的半包围,只在西面留了个口子——这是典型的"
围三阙一"
战术,企图动摇守军意志。
"
心理战,"
楚云飞冷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