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纸窗照进129师师部,师长刘伯承正伏案审阅战报。
桌上的搪瓷缸里,茶水已经凉了,但他浑然不觉,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一份电报上。
"
这个陈征"
刘伯承推了推圆框眼镜,眉头微蹙,"
一个营吃掉日军一个大队,还击毙了佐藤?"
"
报告!
"
门外传来警卫员的声音,"
陈旅长到了。
"
"
让他进来。
"
陈庚旅长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手里也拿着一份电报:"
师长,您看到陈征团的战报了吗?"
刘伯承指了指桌上的文件:"
正看着呢。
你觉得这战报有没有水分?"
陈庚摇摇头:"
我派人核实过了,只少不多。
日军佐藤大队确实被全歼,连尸体都还在青石峡摆着呢。
"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
不过有个插曲,阎锡山那边冒领了战功"
"
这事我知道。
"
刘伯承摆摆手,"
总部已经打过招呼了,暂时不要声张。
现在国共合作抗日,大局为重。
"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作战地图前,"
我好奇的是,这个陈征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个新建的独立营,装备差,兵员新,居然能全歼日军精锐大队?"
陈庚凑到地图前:"
据战报说,是利用了青石峡的地形,诱敌深入"
"
光靠地形可不够。
"
刘伯承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打,"
日军不是傻子,佐藤更是个老狐狸。
陈征这小子"
他突然转身,"
备马,我要亲自去陈征团看看!
"
"
现在?"
陈庚一愣,"
师长,那边离敌占区太近,不安全"
刘伯承已经戴上了军帽:"
怎么,他陈征能在鬼子眼皮底下打胜仗,我刘伯承连去看看都不敢?"
当天下午,一支精干的马队悄然离开师部,向陈征团驻地疾驰而去。
刘伯承骑在最前面,灰布军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陈庚紧随其后,心里暗自嘀咕:师长这是动了真格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第二天傍晚时分,马队抵达了陈征团驻地外围。
刘伯承勒住马缰,举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吃惊——驻地的布防极为讲究,明哨暗哨错落有致,火力点交叉覆盖,几乎没有死角。
更难得的是,整个布防体系既充分利用了地形,又兼顾了快机动,完全不像一个新组建的团队能做到的。
"
有点意思。
"
刘伯承放下望远镜,"
走,进去看看。
"
哨兵现马队后立刻警戒,但当看清来人是刘伯承师长时,顿时慌了神,一边派人火通报,一边敬礼迎接。
刘伯承刚进村口,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陈征带着几名干部匆匆赶来,脸上还带着硝烟痕迹,显然刚从训练场下来。
"
报告师长!
报告旅长!
独立团团长陈征"
"
行了行了。
"
刘伯承摆摆手打断他的报告,"
我们这次是临时起意,不用搞那些虚礼。
"
他环顾四周,"
走,带我去看看你的部队。
"
陈征心头一紧。
他早知道战报会引起上级注意,但没想到师长会亲自前来。
这既是莫大的荣誉,也是严峻的考验。
"
是!
师长请跟我来。
"
接下来的视察让刘伯承和陈庚大开眼界。
在训练场上,战士们正在进行高强度的战术演练,动作干净利落,配合默契;在装备区,缴获的日军武器保养得锃光瓦亮,排列整齐;在后勤处,粮食弹药储备充足,甚至还有一个小型野战医院。
最让刘伯承惊讶的是,陈征特意展示了一支刚刚组建的特战分队。
这支代号"
利刃"
的小部队正在进行夜间渗透训练,队员个个身手不凡,装备精良。
"
这些都是你自己搞的?"
刘伯承忍不住问道。
陈征如实回答:"
报告师长,是在旅部和师部的正确领导下,全团官兵共同努力的结果。
"
刘伯承与陈庚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