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静娴的和亲队走得悄无声息,第二天褚遂良带着褚家女眷去城门口相送才得知褚静娴半夜便带着和亲队走了。
褚夫人哭得泣不成声,已经昏过去了三回,尤其是听到公公说静娴不愿意认褚家时,更是心如刀绞。
不过,除了已然离家的褚静娴,无人在意罢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宣仁帝御驾亲征的日子。
这一天,天气难得放晴,所有一切皆已准备就绪,只等着宣仁帝誓师完毕,在城里转一圈后便可直接出。
誓师路上,宣仁帝身着明黄色铠甲,气势凌厉面容坚毅,身上却没有武将那股肃杀之气,而他的身后跟着头花白的镇国公秦无疆。
秦无疆身着黑色盔甲,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寒光,依稀可见当年血腥气。
其余人不远不近的跟在后边,这是宣仁帝事先吩咐好的。
宣仁帝面露愧色,“国公爷,与西狼这一仗全靠你了,朕……惭愧啊。”
宣仁帝对自己的定位异常清晰,他熟读兵书,却不会打仗,此次御驾亲征,表面上是兵马大将军,实际上排兵布阵的人是镇国公。
秦无疆混浊的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拱手道,“陛下仁慈,心系百姓,已然极好。”
他一直都知晓,这位皇帝与先前那位不一样,却也没有想到上位这么多年还能保持谦虚仁爱。
比起他国,已是百姓的福气。
他知道重文抑武这事,怎么也算不到他头上,这位帝王,已经尽力了。
随后,秦无疆直言不讳地问道,“圣上,您是怕吗?”
这话若是换了其他人,早已拉出去斩了。
问帝王怕不怕,这不是找死吗!
但问话的人是秦无疆,他面对的帝王是宣仁帝。
只见宣仁帝面露苦笑,“与西狼这一仗,朕心里其实没底。”
这就是怕了,秦无疆心想。
“可朕不能露怯,朕的身后有万千百姓。”
说到百姓时,宣仁帝的声音透着一股坚定。
他怕啊,他怎么会不怕,他怕大月百年基业毁在他手里。
他怕百姓流离失所,日后提起他就恨得牙根痒痒,骂他无能,害他们无家可归。
“老臣定会竭尽所能,守住国门,马革裹尸,在所不惜!”
秦无疆眼神坚毅,语气铿锵。
“国公放心,朕必不拖你后腿。”
宣仁帝近乎保证的承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宣仁帝心里清楚,他不是带兵打仗的那块料,他御驾亲征的意义,在于鼓舞士气。
宣仁帝的态度,秦无疆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就怕这位仁慈的帝王不懂瞎指挥。
谈话间,那恢弘的高台近在眼前,台下是密密麻麻的方阵,将士们个个手握长枪,精神抖擞,气势长虹。
只等着宣仁帝誓师之辞,为大月将士稳定军心,明确使命。
海公公很有眼色的上前,放声高呼,“皇上驾到!”
话音一落,底下的将士们整齐划一的单膝跪地,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呐!
他们这辈子还有幸见到皇帝!
铿锵有力的声音直插云霄,也驱散了宣仁帝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恐惧。
他俯视着底下的将士,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宣仁帝高声道,“众将平身。”
“谢吾皇。”
紧接着,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将士们已站得挺拔。
宣仁帝问,“怕吗?”
将士们应道,“我们不怕!
!
!”
身后有想保护的人,不怕,;有这样圣明的君主,不怕;有立功的机会,不怕!
“好!”
宣仁帝豪迈一声好。
随后,他的目光落在底下气势如虹的将士们身上,声音拔高,豪情万丈道,“今日,我要你们和我一起,马踏连营,血战沙场,将西狼人赶出我大月国土!
让我们的子孙永不受战乱之苦!
不破西狼,誓不回转!”
“杀!
!
!”
话音刚落,一声极具肃杀,直击心灵的“杀”
字在耳边炸开。
这股气势,仿佛能摧毁一切。
宣仁帝心神一荡,对接下来的战争又多了两分信心。
受将士们的感染,他内心的恐惧已消散了一半。
豪情万丈道,“不破西狼,誓不回转!
!
!”
鼓舞的作用是相互的。
将士们感受到吾皇的决心,士气暴涨!
他们手持长枪,长枪跺在地面上,出振奋人心的声响。
“杀!
杀!
杀!”
誓师的效果乎意料的好,将士们士气高涨。
接下来,宣仁帝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走在街上,街上站满了前来夹道相送的黎民百姓。
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