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到虚脱的吕三思回来,那家伙现在愿意吃金鸡纳小丸子。
队伍里治疗疟疾的药品并不多,好在东北不像是南方,是属于低疟区,战士患上疟疾的人数尚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多是穿越原始森林时被蚊虫叮咬所患上的。
病恹恹躺在行军毯子上,吕三思双目失神望着帐篷外的林子。
曹大荣带着审讯报告过来:“调查清楚了,昌木工作班是伪满黑河省警务厅下属特务组织,他们是在去年上半年成立的,负责人是一个叫昌木的日本特务。
他们在黑河办了一个森林警察学校,招收蒙满少数民族青年参加,对他们进行培训。那个何书何在黑河森林警察学校受训八个月,被分配到昌木工作班进行特务工作。”
“像这样的工作班具体有多少个?”陆北问。
“具体不太清楚,不过何书何供述一起参加森林警察培训学校的人有一百多人,如果能将这个昌木工作班一网打尽,就能够他们中人数分析出有多少个工作班。”
“将情报向第三路军指挥部通报一下,我估计他们那边也会有工作班的人渗透进来,政治甄别要到位,不然容易出大祸的。”
曹大荣点点头,目前那边正在招募青年参军,很难说其中没有工作班的特务混迹入内,这是无法杜绝的。与日寇的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还有地下的无声战斗,抗联在这方面已经吃了很多亏。
无论是军事,还是情报方面的战斗,抗联都处于完全的下风。
这也是陆北不喜欢随意招兵买马的原因之一,一粒老鼠屎能坏了一锅粥,所以他尽量都是吸收本地知根知底的青年,尤其是遭受过日伪政府的迫害。比起在外招兵买马,伪满警察看守所里的青年那都是经过日寇甄选的,即使解救出来,陆北都会要求进行调查,确保每一位战士都是清白的良家子。
“关于这个昌木工作班,你打算怎么安排?”陆北问。
防范日伪特务间谍,这是政治保卫科该干的事情,陆北并不过分干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责,曹大荣在这方面做的很出色。
曹大荣坐在吕三思旁,摇了摇他的胳膊,见其没事便放心。
“我准备将这个昌木工作班一网打尽,咱们已经知道他们的集合地点,不过政治保卫科的警卫班战士还是少了些,希望能调派一个班协助工作。
让三连的宋应胜负责此事,我相信他能处理好。”
调兵需要陆北点头,曹大荣除了政治保卫科的人,其他兵力调动都是无权干涉的,没有上级命令,
思索一二,陆北说:“一个班太少了,让三连留下来对付这个昌木工作班,向总指挥部汇报一下,看看阿克察他们在什么位置,如果需要配合的话,就让兴安游击队策应支援。
不仅仅是这个昌木工作班,我相信在兴安岭中活动的不止这一个,应该还有其他工作班,尽量顺藤摸瓜将其一网打尽。”
“好。”
扭身,陆北让义尔格将曹保义、宋应胜叫来,当面向他们下达任务。
政治保卫科只有几个政保干事和一个警卫班,人数太少,即使增派一个战斗班也不安全,陆北索性让三连留下来协助进行工作。不仅如此,还向总指挥部申请,让兴安游击队随时策应配合,尽量往扎河方向活动。
兴安游击队熟悉山里各部落村屯,顺带让他们做一个实地侦察,对于最近出现的生面孔进行一个调查。
陆北只管下达命令,至于如何安排是曹大荣的事,他让宋应胜负责情报和指挥,剿灭昌木工作班等一批日伪特务工作班,曹保义负责行动方面。
······
数日后。
经过昼伏夜出的行军,第三、第六支队于四月下旬抵达莫力达瓦地区。
此时的莫力达瓦,在土城内有一家山货皮子店,莫力达瓦救国会负责人郭常林站在店门口,街道上一队伪军骑兵出动,紧接着又驶出两辆卡车,后面跟着一队日伪军步兵,人数在七八百人规模。
走进店里,郭常林跟柜台的工人说了几句,而后拿起褡裢便出城。
城门口还张贴着通缉令,最显眼的位置是陆北的,这里的日伪军被五支队打麻了,城内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着‘防范匪寇’的标语,检举抗联只要一经查实,无论大小都会给予一百元伪满币的奖励,抓住抗联连以上干部是一千元。
郭常林在排队检查出城的时候看了眼墙上贴着的通缉令,一层盖了一层,层层叠加,那是陆北的悬赏令,已经到了一万元伪满币的价格。
缴纳出城税,虽然不多只有五毛钱,但让郭常林一阵恶心,他还要每隔一个月去警署办理旅行证,因为莫力达瓦是关东军划定的‘匪区’,从此地出来亦或者进入都需要办理旅行证。
关东军在进行大讨伐之后便规定嫩江以西,扎兰屯、甘南县到依安县一带为止,都是‘讨伐区’,不允许无故之人擅自进出入,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