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护士正好认识沈晚,&0t;您可别瞎说!
这是我们医院院长特聘的中医顾问,每个月就来坐班两天,但是她治好的疑难杂症多了去了!
前几天还救了制药厂厂长的命呢!
&0t;
物以稀为贵。
病人一听,嘿,一个月就来两天,结果自己今天刚好遇到了,说明自己运气好!
而且随便拉个护士都对这小大夫评价这么高,估计医术真的了得。
他连忙问护士:&0t;那我能不去内科了吗?我想在这看病!
不是中医吗?应该什么病都能看吧?&0t;
小护士犹豫了一下:&0t;能是能但是&0t;
她话还没说完,病人已经一个箭步冲到中医顾问办公室门口排起了队。
其他候诊的人一看这阵仗,嚯!
这队伍排得必有蹊跷!
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跟着排了上去,不一会儿,办公室门口就蜿蜒出一条长龙,把走廊堵得水泄不通。
有个大爷好奇地问前面的人:&0t;同志,这排的啥专家号啊?&0t;
那病人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0t;听说是个小神医!
一个月只来两天,有个人都快不行了,就是她给救回来的!
&0t;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队伍越排越长。
连本来要去西医科室的病人都跑来凑热闹,生怕错过什么名医问诊。
沈晚一开始没注意,还在和陈爱珍说话,还是刘静怡拽了拽她的衣角:&0t;沈顾问,今天可能病人有点多&0t;
沈晚没反应过来:&0t;有点多?&0t;
结果一转头,看见门口排的满满当当的长队,眉心猛地一跳——这阵仗都快赶上现代三甲医院的专家门诊了!
她心里暗暗叫苦:今天就算焊死在这办公室里,也看不完这么多病人啊!
要是换做她现代的大哥来可能还行,那位号称&0t;沈三帖&0t;的中医圣手,望闻问切快准狠,几乎一分钟就能看一个病人,还从不出错。
&0t;静怡,&0t;沈晚当机立断,&0t;你去和排队的同志们说,今天限号五十个。
剩下的登记一下症状,急症我抽空看,慢症安排到下个月。
&0t;
刘静怡干起活来很利索,很快就把沈晚的诉求传达给大家了。
排到前五十的人一看自己能找神医看病,还挺高兴的,后面的人则有些失落,纷纷叹气自己运气不好。
对面的内科医生送走面前的病人后,喝了口水,本来等着病人进来呢,结果坐了半天也没等到半个人。
他纳闷地出来一看,好家伙!
走廊上排的长队居然全都挤在中医顾问门口,自己内科诊室门前空空如也!
他抓住张思德:&0t;这是怎么回事?&0t;
张思德看了眼对面挤得水泄不通的走廊,唇角勾了勾:&0t;有个同志给沈顾问送了面锦旗,其他病人一传十十传百,都说咱们医院来了位神医,所以都跑去排队了。
&0t;
内科医生咂舌:&0t;这她也看不完啊?&0t;
张思德笑道:&0t;没事,沈顾问说了限号五十个,一会儿这些没排上的病人就该回来找你了。
&0t;
那个医生闻言反而有些失望,他本来还想着要是沈晚真把病人都接过去,自己反而能落个清闲,早点下班呢!
正说着,果然见刘静怡开始疏导人群:&0t;各位同志,沈顾问今天已经看到第五十号了。
剩下的同志如果是急症,可以到其他诊室看;如果是慢性病,可以先登记预约……&0t;
病人们虽然遗憾,但还是听话地分流。
陈爱珍不像刘静怡那样专业,于是便不留下来添乱了:&0t;沈同志,那我先走了,等下次我再来看您。
&0t;
等陈爱珍走后,沈晚将那面鲜红的锦旗端端正正挂在诊室最显眼的墙上。
她很快投入看诊工作,一直忙到饭点,一口水也没来得及喝。
当然了,刘静怡也一直跟着沈晚干活。
一开始还有病人看见&0t;神医&0t;竟然是个小姑娘,有点不信。
结果沈晚把完脉后,清清楚楚说出他们得的什么病,需要怎么治,连多年前的旧伤都能说准,大家慢慢都心服口服了。
一直忙到下午两三点,沈晚才有机会喘口气。
她伸了一下懒腰,骨头咯嘣咯嘣响了两声,转头看见明显被累坏、瘫坐在椅子上的刘静怡,沈晚笑了笑:&0t;累坏了吧?&0t;
刘静怡有气无力地点点头:&0t;确实有点累,平时在护士站没这么忙。
但是沈顾问你应该是最累的。
&0t;
沈晚随口喝了杯凉透的茶:&0t;听说今天下午师部有篮球赛,三团对五团,你要不要去看?&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