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大多都不识字,平时看见文化人就很恭敬。
谷一一都是能写书的人,能出书的那是一般文化人吗。
以前只当是个医生,现在对她的态度就成了敬畏。
谷一一来到台子上,抬手压了压。
大家马上安静了下来。
“社员们,这本卫生手册是为了给大家防病治病用的。
我在咱们大队当了赤脚医生后,现咱们得的有一些病,都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因为咱们不懂的预防,最后小病变大病,不但自己忍受身体的痛苦,还要花很多钱来治疗。
给大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避免这些疾病,那省下来的钱,我们可以买肉吃,可以盖房子。”
“这本书里还讲了一些基础疾病的治疗。
我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学习,不只是为了别人,还能为了咱们自己少花钱。”
“谷医生,是不是我们学会了有病就可以自己治,不用去医院了?”
一个嫂子问。
“这位嫂子问的好。
一些简单的病,书里讲过的可以。
但是一些病,自己正确用药了,没有效果的,还是要去医院详细检查。”
“谷医生,哪些病我们可以自己治?”
“这些以后都会在以后的课里教给大家。
所以,每天都要来上课。”
“谷医生,病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预防啊。”
“这个问题就问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我们今天讲第一个关于卫生得问题。
大家下地回来洗手不洗手?”
“洗。”
“不用洗。
水冲冲就行。”
说什么的都有。
“我们外出回来,必须要打肥皂洗手,这样可以把病菌杀死,如果随便冲一下,甚至是不洗,那么手上沾的病菌,就会吃到我们自己的肚子里。
轻一点的症状就是肚子疼,严重就会拉肚子,脱水,住院。”
——
两个小时的讲解让谷一一口干舌燥,声音嘶哑。
后面还是和丁文、林秀英俩换着来吧。
有事弟子服其劳。
随着几天的讲解,大家都懂了讲卫生的重要性,生活环境明显的干净了许多。
但是也有人反映,没有清洁用品,比如肥皂。
没有肥皂,怎么能洗干净手和衣服呢。
谷一一考虑是不是可以在大队先建个做肥皂的作坊。
拿定主意,她每天晚上回到空间,从古籍里查找肥皂的配方。
把一些用药简单的处方抄下来。
白天拿到医务室,带着丁文和林秀英用现有的药材做了几个配方。
最后还是选择了用简单经济的皂角制作肥皂。
她拿着肥皂的制作方法,找到大队长。
大队长和丁支书一看谷一一进来了,忙不迭把烟灭了。
“大队长,这几天讲课,社员反映缺乏清洁用品。
我想着咱们能不能建个作坊,专门生产肥皂,一个可以给社员用。
如果有多的,可以给供销社提供。”
“咱们自己建作坊做肥皂?”
大队长不敢置信,他们就是农村,还能自己建作坊?大队长和丁支书对视,又看向谷一一。
“谷医生,政策允许吗?”
丁支书犹疑的问。
“咱们是大队办的属于集体经济,就是个作坊,也谈不上建厂。
主要是为了提高社员身体健康情况别的大队不是还有养猪场吗?性质都是一样的。”
“谷医生,你现在来说,是不是已经计划好了。
你直接说就行。”
大队长喝了一口水。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建个作坊,就生产基本的肥皂,人也不用多,有个五、六个就够了。
制作方法已经有了。
只要把人定好就可以先做一些试试。”
“用什么材料做?”
丁支书问。
“我们做了好几个配方,最后选出来两种,一个主要原料是猪油,一个是皂角和其他中药。”
“猪油不好弄,有点猪油都吃了,哪能做肥皂呀。
就皂角吧。”
“我同意支书的意见。
就用皂角吧。”
“行,那大队给找个空房子,准备锅,炉子,再找木工做几个肥皂的模子。”
“做肥皂没有时间限制,咱们现在先把肥皂做起来,明年开春咱们种草药,这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的。”
大队长畅想着以后的日子,干起活来是也精力十足。
每天忙进忙出。
谷一一也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时,收到了司景年的来信。
手里拿着邮递员刚给她的信,看着信封上写的寄信地址,才想起还有这么一个人。
时间过的真快,她从军区医院回来都快一个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