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朕记得前年才刚疏通过运河,花费数十万两白银,征百姓无数,怎么才过几年就撑不过去了?”
“你们到底是怎么做事的?现在还有脸面来向户部和朝廷要钱再修?”
“国库的钱粮,就是这样被你们一点点耗尽的!”
“一遇到事就只会写奏本向朝廷伸手要钱要粮,那要你们这些官员做什么?这种事谁不会做?”
“朕随便到田间地头找个农夫都能办!”
皇帝这番话,丝毫不顾及他们的颜面。
许多大臣已满腹怨气,但眼角瞥见殿内侍卫肃立的身影,刚刚鼓起的勇气又消散殆尽。
“朕刚为你们立了为臣的规矩,今日再为你们立一条为官的准则!”
“从今以后,不论京师还是地方,若要朝廷拨款拨粮,先自行拟定解决方案,呈报内阁!”
“倘若你们无计可施,或事情重大、出职权范围,也必须写明意见呈报内阁审阅!”
“朕不是让你们来做官享福的,是要你们为民谋利、为国分忧、为朕解难的!”
“凡做不到这两点的,朕奉劝一句,不要随意上奏!”
“若有特殊情况,可具文说明,朕会酌情将你们调任合适之职!”
如今官场风气浮夸虚伪,人人追逐虚名,一副清高模样,若不彻底整顿,后果不堪设想。
朱由校也被逼得无可奈何,无论他如何勤政,御案上的奏折从没断过。
虽说相互弹劾的折子已少,但这些官员总有办法让皇帝烦不胜烦。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写成奏本,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却偏偏上奏,完全是浪费光阴。
最让人恼火的是,这些官员的奏折,不管事情轻重,内容多寡,总是一写就洋洋洒洒,废话几乎占了九成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