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停年俸这种事情,也只有皇帝能想得出来,一旦被宗藩知晓,恐怕又要掀起一场抗议风波。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平日沉默寡言的宋应星,竟在今日宗藩议题上主动开口,着实令人意外。
朱由校却来了兴致,含笑抬手,示意他继续直言。
得到皇帝默许,宋应星顿了顿,开口道:
“冒昧进言,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若陛下真下令停藩王年俸,恐怕会掀起轩然大波。”
“各地藩王必将联合一致,群起而攻之,甚至煽动舆论,指责陛下不顾血脉亲情,背离太祖旧制。”
“届时,陛下威严将遭受严重冲击,皇权信誉也将大打折扣。
请陛下慎重考虑。”
宋应星所言并非危言耸听。
谁会愿意放弃到手的银钱?
即便这些藩王家中粮仓满溢、银库充盈,也不会轻易放过朝廷这一固定来源。
年俸是祖制所定,只要大明尚存,朱家皇位仍在,他们便有权领取俸禄。
从道理上讲,朱由校确实难以站稳脚跟,若强行推行,阻力必然巨大。
表面上看,藩王无兵无权,连城门都不准出,但若真闹将起来,其声势远寻常士绅。
更棘手的是,此事属于皇室内部纷争,外人多不愿插手,只会冷眼旁观,甚至暗自看热闹。
可朱由校早已有所筹谋。
他可以下旨,但不会亲自承担后果。
他手中握有秦、晋、蜀三藩的捐银凭证,而秦、晋两藩的世子此刻正居京师。
只需稍加安排,便可将众人的怒火引向这三藩身上。
他嘴角轻扬,语气中透出几分胸有成竹:
“这些事无须你们操心,朕自有安排。
届时,各藩自会心服口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