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尚未建立政权前,这些士绅文人几乎无人看得起他,更别提低头跪拜、称其万岁。
在大顺成立之前,各地文官以死殉国者不在少数,稍有声望的将领也极少选择投降,皆因面子挂不住。
而当大顺政权建立后,不等闯军兵临城下,各地官员便纷纷主动献上降书,声称深受大明苛政之苦,期盼大顺皇帝早日解民于倒悬。
在攻占西安之前,李自成身边的谋士和文臣多为泛泛之辈,不仅无名士之才,连一个正经进士都没有。
牛金星、宋献策等人,或为算命先生,或为屡试不第的秀才,还有不少是民间招摇撞骗之徒。
就如满清一般,都是在大明朝混不下去后,转而投奔李自成,将命运押在一场豪赌之上。
然而,西安的失守改变了这一切。
这座古都所带来的政治声望与号召力,远非一般城池可比。
占据一座有帝王气象之地,与割据一方不可同日而语。
大明朝在西北的军事力量虽不薄弱,但经济早已凋敝,难以支撑长期作战。
皇帝派遣秦、陈两位将军前往西安,目的在于探明形势、建立立足之地。
两位将领对皇命唯命是从,毫不迟疑。
他们率军进入西安后,先接管了城防事务,待城中秩序恢复正常,便立即展开既定任务,最终选定西城的一座军营作为重点建设区域。
在当地,他们征召了数千名民工协助施工,这些青壮主要负责搬运建材,其余事务则一概不参与。
工地四周被严密围挡,所有劳工只知军方在内建屋,其余情况一概不知,更无权进入工地内部。
就在工程即将竣工的前两日,皇宫的信使终于抵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