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不可能全数紧握手中,若连这点小事也放不下,反倒会引起抵触。
安民固然要紧,但维稳才是根本。
若连根本都丢了,纵然日日忧心,也不过徒劳无功。
后世有部剧里有句台词讲得极是:这种事,终究得靠各级官吏去办。
只有让他们从中得些好处,才会多少上心,也只有他们,才能在短时间内把事情办妥。
这也算是朱由校给他们的一个余地。
小贪小占,朕可容忍,但切不可过界。
这分寸,朕已为你们定下。
再者说,他祖父手下也没有这么多的人手,就算真有,也不一定能把这件事办妥。
这类事情,外来的终究不如本地的熟悉情况。
大臣们看过皇帝草拟的赈灾制度后,纷纷称赞,觉得这个办法既能在灾情生时迅应对,不错过救灾的最佳时机,又能最大程度防止贪腐现象的生。
与以往赈灾相比,朝廷与户部的压力也因此大大减少。
国库只需按照规定数量放钱粮即可,最重要的是账目清晰,每一笔粮食从哪拨出、拨了几个月都清楚记录,他们只需要最后进行核查,而不像以往那样顾此失彼。
然而,一贯行事谨慎的程国祥却微微皱起眉头,没等其他大臣表看法,便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臣有一问!”
“陛下既然担心地方官员从中牟利,为何还要将赈灾之事交由他们来办?如此安排是否欠妥?”
程国祥是个正直之人,从不拐弯抹角。
但作为皇帝的朱由校,所要考虑的问题与大臣不同。
像程国祥这样的清流,大多一心想着治国安邦、整顿朝纲。
在他们看来,奸佞之人必须立刻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