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
他们不再是赐官,而是正式任命为朝廷二品或三品大臣,参与军备要务。
别人见了,要尊称一声“阁臣”
,地位不亚于内阁大学士。
但如今的大明,别说大师,连一位真正的宗师都没有。
眼下或许只有宋应星勉强有这个实力,徐光启和毕懋康再加把劲,可能也能够得上。
……
朱由校确立了工匠等级与奖惩制度后,立即下旨兵工厂总制张之极与监督太监李永芳,让他们清点现有工匠人数。
同时,拨银五十万两给魏忠贤,让他继续扩建兵工厂,并从民间聘请一批教书先生。
从现在起,这些工匠除了打造军械,每天还要抽出一个时辰学习识字、读书。
当这些诏令下至各级官员手中后,立刻在朝中引了巨大震动。
工部与户部的官员听闻消息后,个个慌了神,纷纷出门打听消息,彼此串联,希望抱团取暖。
他们打算联名上奏,劝谏皇帝。
这番举动无疑是动摇国本,祸害百姓,陛下究竟意欲何为?
“启奏陛下,午门外已有二十一位官员聚集,多数是工部负责营造事务的主事和分掌具体事务的郎中,每人手握一本奏疏,正在跪地高呼,请求觐见陛下!”
朱由校冷哼一声,淡淡开口:
“看来,在他们眼里,银子比命还重要。
莫非是朕近来对他们太过宽容?”
明末官场之中,除了贪墨之外,多数官员还有一份稳定的“灰色收入”
,而这份收入往往与职位紧密相关。
比如工部,掌管事务繁多,无论是修筑、水利、交通还是制造,凡是与“工”
有关的事务,统统归工部管理。
因此,其中的油水不言而喻,能与之相比的,恐怕也只有户部和兵部了。
朱由校此次将三方合并,无疑动了他们的奶酪。
军器局和王恭厂历来是官员争相钻营之地,贪腐现象层出不穷。
更为关键的是,今后兵工厂将完全独立运作,那些工部官员再难从中牟利。
换作是谁,也必然焦急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