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一百万两银子下来,该准备的都抓紧办,年后开工!”
“臣(奴婢)遵旨!”
……
“陛下有令,召王在晋进宫觐见!”
朱由校刚回宫,就听到王在晋已抵京城的消息,立刻下诏召他入宫。
此人是干才,不容错过。
“臣叩见陛下圣安!”
“朕安,起身吧。”
“爱卿在山东巡抚期间,可曾了解百姓状况?”
“回陛下,山东近日白莲教再度活跃,地方官却视若无睹,臣忧心忡忡。
白莲教每次抬头,朝廷都需动用大量钱粮去平定,却始终未能根除。
臣以为陛下当早做打算。”
朱由校心中暗赞,果真没看错人。
能臣就是不一样,目光远胜常人。
“兵部尚书张鹤鸣贪赃枉法、欺君罔上、陷害忠良,朕已将他下狱。
现兵部尚书一职,朕有意让爱卿接任,不知意下如何?”
王在晋立即跪下高声道:
“臣定不负圣恩!”
他在山东也早听闻陛下新政,虽出身文官,却心知旧官僚之弊,早已认同皇帝的作为。
“王伴伴,拟旨,任命王在晋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师!”
“爱卿上任后,立刻着手处理辽东事务。
熊廷弼所奏之事,只要不过分,皆予准许。”
“臣遵旨!”
待王在晋退出后,朱由校闭目缓缓问道:
“内帑还剩多少?”
“皇爷,尚有七百万两。”
朱由校轻叹,不论哪朝哪代,花钱容易挣钱难。
自己才刚起步,已投入不少,若非这次又能抄一批文官,恐怕真不知从哪再弄出银子来。
……
南海子
他已经很久没来军营了,今日特地抽出时间来看看。
羽林军如今已颇具规模,仅四大营就有三万精锐。
主力由浙兵、川兵、京营兵、通州兵、孝陵卫组成,可以说,朱由校已将大明最能打的部队整合在了一起。
辅兵营扩充到了五万人,主力由京营和通州兵组成,又征召了一万多青壮,算下来,羽林军名册上已经有八万人了。
这已经是朱由校目前能调动的最大兵力,也是大明最后的精锐力量。
过不了多久,他会亲自率领这支军队出关,踏上战场。
他站在高处看着训练场上的兵士,心中颇感欣慰。
一个个精神饱满,这才是铁血之师应有的模样。
“骁骑营的训练情况怎么样?”
骁骑营的骑兵由原三千营和孝陵卫的骑兵整合而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虽然不敢说人人精通骑射,但出关作战毫无问题,比历史上的关宁铁骑还要强上许多。
骁骑营参将李松平立刻上前答话:
“陛下,五千骁骑已经整备完毕,只等陛下下令,便可出关与敌军决战。”
朱由校心里盘算着去草原的事,这件事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羽林军的将领们都以为是去辽东杀敌。
“朕去看看。”
他刚走进训练场,就看到场地上摆满了草人,几乎占了半个马场。
这是他亲自下令布置的,用草人模拟敌人,摆出各种兵种阵型,让骑兵练习破阵方法。
这些阵型是朱由校日日研究后设计出来的,都是蒙古和敌军常用的战术,用来提升将士临场应变的能力。
骑兵作战的关键就是快,只要比敌人快一步,就已胜了一半。
他又看到一队身穿边军盔甲的士兵,便问:
“这些是各地调来的夜不收?”
李松平恭敬答道:
“回陛下,正是他们。”
“这些人确实厉害,骑射精湛,对草原的风俗和作战方式也十分熟悉,连臣都佩服。”
朱由校清楚李松平的能力,曾亲自考核过他,无论是武艺还是带兵,都属一流。
他如此夸赞,可见这些人的确不凡。
如今的九边将领,还知道敬畏皇威,不敢随意应付差事。
“从骁骑营中选二百人,跟着这些夜不收学侦查技巧。”
“臣遵命。”
“骁骑营现在有多少战马?”
“回陛下,战马共有八千七百六十五匹,骡马四千多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