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兵之人。
更有人信口开河,指责熊廷弼养寇自重,导致努尔哈赤坐大。
还有人拍胸脯保证,只要大明出兵,便可轻松碾压敌人。
朱由校一口气看了五十份,只觉头昏脑涨。
堂堂大明,数亿人口,竟找不出几个真正有识之士?
看来明朝灭亡,并非偶然。
这些所谓读书人,本应是国家栋梁,如今却只知钻营仕途,视百姓如草芥。
“王朝辅,找几个小太监,把那些空谈浮夸的答卷挑出来,统统烧了!”
他转头对许显纯下令:
“以后凡有人再交答卷到北镇抚司,先让你手下的人过目,不合格的一律处理掉,不必呈上来。”
“臣遵旨!”
朱由校望着一摞摞被挑出的答卷出神,难道民间真的再无英才?
看来,这次的召贤令,收效甚微。
最终还是要靠那些历史上已知的名臣良将。
“王伴伴,上次让你传诏的事,现在怎样了?”
他指的是此前下达的诏令,召孙传庭、宋应星等人进京。
如今已过去十余日,不知进展如何。
“皇爷,目前只有徐光启有消息。
他已按照旨意整编通州新兵,后天便可抵达京城,其余人尚未有回音。”
徐光启受神宗皇帝之命,在通州操练新军。
但神宗驾崩后,朝廷内部已无人支持他的计划。
朱由校却不能就此放手,这批士兵是徐光启亲自训练出来的,至少可用。
……
赫图阿拉
“大汗,沈阳近日大肆清查,我们在城中的探子和内应,全被那熊廷弼斩了。”
上座的努尔哈赤听后,脸色一沉。
“辽阳那边呢?我们的人是否还在?”
一名留着金钱鼠尾辫的男子低头答道,他是范文程。
“辽阳一切如常,未有异常。”
“这怎么可能?熊廷弼怎敢如此行事?明军一向不敢如此强硬,袁应泰为何不制止?”
范文程也满脸疑惑:
“按理说,朝廷众臣正群起而攻之,想逼熊廷弼下台。
他此时应当格外小心才对。”
“上次我军攻打蒲河时,北京那边竟未一言,实在奇怪。”
他想不通,按他对明廷士大夫的了解,按理说众人应联手压制熊廷弼才是。
可如今明朝那边毫无动静,熊廷弼在沈阳大开杀戒,那些文臣竟也沉默?
努尔哈赤的四子黄台吉上前问:
“父汗,沈阳的内应已失,我们是否还要按原计划,待开春后南下?”
努尔哈赤没有立刻回答。
他最擅长的是里应外合,如今这一招在沈阳已无用武之地。
“先静观其变。
看看明廷下一步动作。
我军刚取蒲河,也该休整一番,筹备春耕。”
“奴才谨遵大汗之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