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来通风报信。
刘一燝听完分析道:
“陛下会不会是去京营了?”
韩爌也有同样的猜测。
穿盔甲、带锦衣卫出宫,除了京营,没别的地方可去。
“赶紧通知百官,一起去京营接驾。”
刘一燝立刻下令。
韩爌则转头问方从哲:
“元辅,可愿与我等一同前去?”
方从哲身为内阁辅,内心满是苦涩。
他对“献帝”
充满怨恨,那道圣旨彻底动摇了他的根基,原本就摇摇欲坠的权位,如今更是风雨飘摇。
朝廷之中,大半官员是东林党人,剩下的是中立派。
而他作为齐、楚、浙三党的核心人物,与东林党之间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更甚者,他们竟私下决定迎接已退休的叶向高回京,意图取代理他这个内阁辅。
尽管他和东林党都不愿看到皇帝掌控军权,但眼下局势,他反而倾向于支持皇帝。
“本辅就不去了,内阁事务繁多,必须有人坐镇。”
韩爌听后,继续劝道:
“此时正是文臣齐心之时,元辅怎可因私而忘公?”
方从哲不再回应。
刘一燝见状,只说道:
“既然元辅以国事为重,那我等先行一步。”
说罢,便与韩爌一同离开。
方从哲独自坐在椅上,叹气不止。
“诸位,陛下已出宫前往京营,请各位同僚随本辅与辅臣一道,前往京营迎驾。”
刘一燝一出内阁,便召集百官宣布这一消息。
众文官听闻后,皆神色紧张。
皇帝染指军权,本就让他们无法接受。
如今竟亲自前往军营,岂能坐视?
陛下,您就不能安分守己地待在宫中吗?为何非要出宫?
更别说想要掌控军队,这简直是踩了天下士大夫的底线!
吏部尚书周嘉谟立刻开口:
“事不宜迟,诸位同僚,我们即刻前往京营迎驾!”
众人纷纷响应,随即一同奔赴京营。
……
南海子
这里是皇家狩猎之地,近百年来,除了朱由校的皇祖父神宗皇帝年轻时来过一次外,他是第二个踏足此地的皇帝。
今日,他特意选在这里检阅禁军。
他知道,自己出宫的消息瞒不过那些整天盯着皇权的文官,但他们绝不会想到他会来这偏僻之地。
皇宫内部尚未清理,目前这些事情都是由他亲自交待王朝辅去办。
待他将禁军完全掌控之后,下一步便是彻底整顿皇宫。
这些文官整日不思朝政,只想与皇帝争权夺利,成何体统?
朱由校抵达南海子外围,一眼望去,虽不破败,却也显出衰败之象。
但从此刻起,这里将成为他训练禁军的专属之地。
英国公张维贤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皇帝驾到,立刻上前迎接。
“臣张维贤、张之极恭请吾皇圣安!”
朱由校从龙辇走出,望向跪迎的英国公父子。
“朕安,两位爱卿请起。”
“王伴伴,把朕的马牵过来!”
自从张维贤把选好的骏马送入宫中,朱由校每日都在宫里练马。
如今他已经可以独自控缰,不需要旁人扶持。
他翻身上马,随即下令:
“随朕出。”
此时,南海子的七千军已列队整齐,静候检阅。
朱由校策马巡视一圈,脸上露出满意神色。
下马后,他登上小高台,站在队伍正前方,注视着这支属于他的军队。
张世泽身为英国公之孙,带头跪地高呼:
“叩见吾皇圣安!”
其余七千军士纷纷效仿,齐声高喊:
“叩见吾皇圣安!”
朱由校站在台上,望着此景,心情愉悦。
从这一刻起,大明,将开启新的篇章。
……
京营
刘一燝与韩爌带领百官来到京营,却迟迟不见皇帝身影。
守门士兵更是直言,皇帝始终未曾现身。
众官惊疑不定。
陛下一身戎装,若未到此,又能去往何处?
兵部尚书张鹤鸣沉声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