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守成,难以主动制敌。
此前追征赋税时的情形已充分说明这一点。
为防江南豪族铤而走险,必须增强南方军力,树立威势。
军队是最可靠的手段,铁骑当前,胜过千般政令与谋略。
他决意派遣李之龙与陈启嗣率三万羽林军南下,屯驻扬州,与南京互为呼应,形成夹击之势。
一旦有变,便可进退自如,掌控全局。
朱纯臣与文官暗中往来,这让皇帝始终心有不悦。
事已至此,他无法强行干预。尤其在与江南势力博弈的紧要关头,更不宜对勋贵内部动刀。
唯一可行之策,便是尽力拉拢一批忠诚可靠的勋臣,巩固自己的支持力量。
委以要职,施以恩信,既可分化潜在的联合,又能增强自身根基。
这种布局,于局势大有裨益。
文官虽轻视武将,但面对拥有世爵的勋臣,仍不得不维持表面礼遇。派遣他们外出办事,能减少诸多阻碍。
他对大明的内情了如指掌,深知隐患所在。
朝堂之上,他从容镇定,仿佛一切皆在掌控之中,令群臣难以喘息。
可内心从未真正放松。稍有疏忽,便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单论安全防范,早已远超寻常。
不单是出行戒备森严,即便身处乾清宫内,亦有二十多名侍卫与锦衣卫昼夜轮守。
宫中太监宫女大量裁减,仅留少数贴身服侍之人,其余一律遣出。
殿外更是层层设防,御林军与厂卫缇骑遍布各处,宫室四周无一死角。
就连皇后欲入宫觐见,也须经锦衣卫通报,并得皇帝亲准方可通行。
朱由校极为珍视性命,绝不容许突发疾病暴亡之事发生。
更不愿重演嘉靖年间,深夜被宫女行刺险遭缢杀的旧案。
能在乾清宫执役护卫者,多为昔日白杆兵精锐、马祥麟旧部,以及曾随他北征立功的将士。
至于厂卫中的番子缇骑,则全是许显纯、魏忠贤等亲信中的亲信。
正因如此,他才能稍感安心。倘若这些人也会背叛,那天下再无安身之地,唯有束手待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