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清源”
专案组安全屋的审讯室,灯光惨白。
空气凝固得如同灌了铅。
林文斌坐在特制的椅子上,腰背挺得笔直,花白的头梳理得一丝不苟,身上是熨帖的深灰色夹克。
他脸上没有任何被审查的惶恐或焦躁,只有一种历经风浪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居高临下的审视感。
退休多年养尊处优的痕迹,刻在他松弛但依旧透着威严的面皮上。
“林文斌同志,”
负责主审的专案组副组长,那位面容刚毅的中年人(姓方)开口,声音平直无波,“请你解释一下,去年12月15日,由矿务局孙德海审批支付,进入你个人账户的八十万元人民币,来源是什么?”
林文斌眼皮都没抬一下,端起桌上的一次性水杯,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才缓缓道:“方组长,这笔钱啊,是智远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支付给我的劳务报酬。
我在退休后,挥点余热,给他们提供一些关于煤炭设备技术展的顾问咨询。
怎么,退休人员凭本事赚点辛苦钱,也值得你们纪委如此兴师动众?”
他的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劳务报酬?”
方组长嘴角扯起一个冰冷的弧度,“‘智远中心’注册资金五十万,员工一人,办公地点在商住两用公寓。
它支付给你的单笔‘劳务报酬’就高达八十万?请问林顾问,你提供了何种价值八十万的技术咨询?有服务合同吗?有具体的工作成果吗?”
“商业秘密,无可奉告。”
林文斌放下水杯,双手交叉放在腿上,姿态从容,“技术咨询的价值,有时候不在于写了多少报告,而在于经验和人脉的点拨。
至于合同细节,涉及商业机密,不便公开。
你们可以去查‘智远’的账,该交的税,一分不少。”
他把“该交的税”
几个字咬得很清晰,仿佛这才是唯一需要关注的重点。
“哦?‘智远中心’支付给你的这八十万,源头是省厅拨付给矿务局的‘智能化矿山建设专项引导资金’!”
方组长猛地提高声调,目光如电,“国家的专项资金,被空壳公司转一道手,就进了你这位退休处长的私人腰包!
这就是你所谓的‘劳务报酬’?这就是你挥的‘余热’?!”
林文斌脸上的肌肉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但转瞬即逝。
他微微叹了口气,露出一种混合着无奈和惋惜的表情:“唉,方组长,你们年轻人啊,就是容易把事情想得太复杂。
专项资金的使用,矿务局有审批权,孙德海同志作为财务负责人签字拨付,程序合规。
至于‘智远’怎么使用这笔资金,是他们公司的经营行为。
我作为独立顾问,只对自己的服务负责,不干涉客户的资金用途。
这中间,有什么问题吗?”
他巧妙地将责任切割得干干净净——专项资金拨付是矿务局(孙德海)的责任,“智远”
怎么用钱是公司行为,他收钱只是正当劳动所得。
逻辑看似自洽,将自身置于一个看似无辜的位置。
“独立顾问?”
方组长冷笑一声,不再纠缠资金链条,图穷匕见,“那请问林顾问,在你担任省厅设备处处长期间,主导建立的‘省厅推荐供应商库’,其中‘宏鑫’、‘鼎峰’这类空壳公司是如何入库的?刘振坤、张明远等人,又是如何在你离任后,继续利用这套机制进行利益输送的?这些,也和你这位‘独立顾问’无关吗?”
林文斌的眼神终于沉了下来,不再有那丝伪装的平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潭般的冰冷和隐隐的警告意味。
“方组长,说话要讲证据!
推荐供应商机制,是当时厅党组集体研究决定,为了规范市场、保障设备质量而设立的!
初衷是好的!
至于执行过程中个别人徇私舞弊,那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与我何干?我退休多年,难道还要为继任者的错误负责?”
他将“集体研究”
、“个人问题”
几个字咬得极重,将自身与后来暴露的腐败切割开,同时隐隐点出“集体”
这块挡箭牌,暗示牵扯更广。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