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光环之下,暗刺丛生。
方同舟眼神深邃:“卫东考虑得很周全。
表彰要隆重,这是市委的态度!
但具体到王磊同志个人…”
他略作沉吟,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保护意味,“现阶段,他的核心任务,依旧是康复!
是学习!
是适应!
长山矿督导专员的位置不变,这是他的根!
但具体工作安排上,矿党委要把握好尺度。
他刚刚经历这么大的风波,身心都需要缓冲。
近期,除了必要的安全观察报告,不宜再给他安排过于繁重或敏感的具体事务。
让他沉下去,多观察,多学习,多和工友们交流,把根扎得更稳!
至于矿上的稳定和后续班子调整,是市委和你这个市长的责任!
要尽快拿出方案!”
“是!
方书记!”
郝卫东重重点头。
方同舟的指示很明确:王磊的功劳要认,位置要保,但眼下必须从风暴中心暂时抽离,给予缓冲,继续在保护层内积蓄力量。
长山矿安全督导专员办公室。
窗台上那盆绿萝似乎比往日更加青翠。
王磊坐在桌前,手中拿着一份刚刚送达的、盖着鲜红市委印章的《关于表彰王磊同志在“11·7”
事故调查中突出表现的决定》。
表彰措辞很重,通报表扬的字样格外醒目。
赵小兵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王专员!
太好了!
市委都文件了!
看谁还敢乱嚼舌根!”
他指的是矿上一些角落里开始流传的、关于王磊“排除异己”
、“借题挥”
的阴暗揣测。
王磊的手指在文件上“王磊同志”
几个字上轻轻摩挲着。
表彰的重量,他感受到了。
但这纸文件,真的能挡住那些从权力废墟里滋生出来的怨恨目光吗?刘振业虽然倒了,但他盘踞多年,关系盘根错节。
那些因他被处理而利益受损、或被牵连的人,会如何看他这个“始作俑者”
?李卫民背了处分,心中是否毫无芥蒂?矿上那些习惯了刘振业那套行事规则的中层干部,面对他这个“搅局者”
,是敬畏?是疏远?还是隐藏的敌意?
“赵工…”
王磊放下文件,声音平静,“矿上…这几天…有什么…动静?”
赵小兵脸上的兴奋淡了下去,压低声音:“李书记…这几天脸色不太好,在几个会上都强调了要稳定,要团结,过去的事情翻篇了,一切向前看…不过,生产科孙科长、设备科的刘副科长,以前都是刘振业的铁杆,这两天碰见我,眼神都冷飕飕的…还有…”
他犹豫了一下,“我听说…有人私下里说…您这么干,是为了往上爬…踩着刘振业的尸骨给自己铺路…还说…市里的表彰就是证明…”
王磊沉默着。
这些流言,他并不意外。
官场褶皱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种阴暗的揣测。
光环越亮,投下的阴影往往也越深。
他抬头,模糊的视野望向窗外矿区的景象,工人们的身影在远处模糊地移动着。
他想起了老班长他们真挚的感谢,也想起了井口那刺眼的白布单。
“赵工,”
王磊缓缓开口,声音异常清晰,“我的路…不在…别人的…尸骨上。”
“我的路…在…这里。”
他指了指脚下的地面,又指了指窗外,“在…矿工…心里。”
“市委…的表彰…是认可…也是…责任。”
“矿上…的闲话…是风…吹过…就散了。”
他看向赵小兵,目光沉静而坚定:“你…做好…自己的事。
技术…安全…才是根本。
别的…不用管。”
赵小兵看着王磊平静无波的脸,听着他这近乎朴拙却又蕴含着巨大力量的话语,心头翻涌的情绪奇异地平复下来。
是啊,王专员的路,从来就不是为了踩着谁往上爬。
他的每一步,都带着血和泪,都扎在这片土地和这些矿工兄弟的命里!
那些流言蜚语,在这份沉甸甸的真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