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矿事故调查组进驻的第二天,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硝烟味。
临时征用的会议室门窗紧闭,烟雾缭绕,争论声透过门缝隐隐传出。
王磊的办公室,则像风暴边缘一个异常安静的孤岛。
赵小兵脚步匆匆地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反手带上门,走到王磊办公桌前,声音压得极低:“王专员,调查组上午开了闭门会,刘矿长和李书记都参加了。
技术科那边初步整理的资料,包括部分现场照片和当班记录…都报上去了。”
王磊坐在办公桌后,没有抬头,手指正缓慢却坚定地在一份摊开的、字迹模糊的旧图纸上移动、摸索。
那是他昨天让赵小兵从档案室尘封角落翻出来的东西——西三采区最初的地质构造详勘图和支护设计初稿。
他“看”
得很吃力,视线在图纸和眼前那份矿上最新下的、印刷精美的《西三采区安全规程及作业指导手册》之间来回切换。
“结论?”
王磊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情绪。
“刘矿长…还是那个基调。”
赵小兵舔了舔干的嘴唇,“强调老林个人安全意识淡薄,可能为了赶进度,在顶板锚固树脂未完全固化、支护强度未达设计值时就冒险进入危险区检查。
定性…倾向于严重违章操作导致的责任事故。”
“证据?”
王磊的手指在旧图纸的某个标注点停下。
“现场勘察…确实现老林的安全帽和矿灯在那个位置…支护区域有局部垮塌痕迹…还有…”
赵小兵的声音更低了几分,“技术科提供的当班记录显示,老林那个班…当天的掘进进尺比计划快了不少…刘矿长认为这侧面佐证了抢工期的可能。”
王磊沉默了片刻。
手指在旧图纸上那个标注点和《安全手册》里关于西三回风巷支护要求的条目之间划了一条无形的线。
“锚杆…设计变更…记录…在哪?”
赵小兵一愣:“设计变更?这个…得问技术科核心档案室。
刘矿长上午在会上提了一句,说西三地质条件复杂,支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揭露的岩层情况做过微调优化,是经过专家论证和安监部门备案的。
原始变更记录…应该都在档案室锁着。”
“微调…优化…”
王磊重复着这两个词,语气平淡得像在念书,却让赵小兵莫名感到一阵寒意。
王磊终于抬起头,隔着镜片,那双眼睛仿佛能穿透模糊的视界,直直地看向赵小兵:“赵工…你信吗?”
“我…”
赵小兵被问得猝不及防,心脏猛地一跳,下意识地避开王磊的目光。
信?他一个技术科底层人员,能信什么?敢信什么?刘矿长在会上言之凿凿,技术科科长也附和着解释“微调”
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他信不信,重要吗?
王磊没有等他回答,只是将那份字迹模糊的旧图纸往前推了推,手指精准地点在图纸左下角一个不起眼的签名和日期上:“这份…原始设计…锚杆…是sgl91-5oo22…间距…o8米…排距…1o米…”
他语缓慢,却异常清晰,“现在…现场…用的是…sgl91-4oo2o…间距…1o米…排距…12米…”
他报出的型号和参数,与昨天追问赵小兵时得到的回答完全一致。
赵小兵后背的冷汗“唰”
地冒了出来!
他当然知道型号和参数变了!
但他一直以为,这是技术科根据“实际揭露岩层情况”
做的“微调优化”
!
是合规的!
可王磊此刻将原始设计和现场实际如此赤裸裸地对比出来,再结合那份《安全手册》里白纸黑字强调“必须严格执行原始设计参数,重大变更需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报批”
的条款…一股巨大的寒意瞬间攫住了他!
这哪里是什么微调?这分明是…!
“王专员…这…这也许…”
赵小兵的声音都在抖,他想辩解,却找不到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
“也许…什么?”
王磊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千钧重压,“也许…原始设计…保守了?也许…新锚杆…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