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用行动告诉了所有人,他,郑毅,就是这里的最高裁决者。
林渊转过身,看着身后那群已经失魂落魄的同僚,和面如死灰的孙明哲。
“孙书记,我们上楼吧。”
孙明哲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麻木地点了点头,拖着沉重的步子,跟着林渊走向电梯。
电梯里,死一般的寂静。
两名省调查组的成员,一左一右地站在角落,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监视着电梯里的每一个人。
回到办公室,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之前被点燃的斗志,在郑毅定下的苛刻规则和二十四小时倒计时的双重压力下,迅速冷却,转为一种更深沉的绝望。
“都坐。”林渊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他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将那份五年前的案卷,平摊在桌面上。
“现在,我们没有退路了。”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要么,我们在二十四小时内,找出真相,洗刷石磊的冤屈。要么,我们一起,打包回家。”
他指着桌上的卷宗:“从现在开始,把这桩案子,当成我们这辈子办的最后一桩案子来办。”
“小李,你和老王,负责重新梳理卷宗里的所有口供和证人证言,一个字一个字地比对,我要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矛盾点。”
“小张,你去档案室,把当年案发前后一个月,江城所有的警情通报、治安简报都调出来,我要知道那段时间,江城发生了什么。”
“石磊,”林渊看向他,“你什么都不用干,就坐在这里,给我回忆。把五年前你办这个案子的每一个细节,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甚至那天天气怎么样,全都给我写下来。越详细越好。”
“是!”众人下意识地应道,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暂时压下了恐惧,开始机械地行动起来。
林渊没有动。他的目光,落在那份所谓的“新证人”的口供上。
证人名叫刘三,一个有多次偷窃前科的街头混混。他声称,五年前,石磊为了让他指证主犯,将他带到一个秘密的地下室,进行了长达三天三夜的刑讯逼供。
口供里,细节详尽。地下室的潮湿气味,墙角的蜘蛛网,头顶那盏刺眼的白炽灯,石磊抽的是什么牌子的烟,甚至连烟灰缸是什么颜色,都描述得一清二楚。
最致命的,是他声称,在反抗时,被石磊用桌上的一个水晶烟灰缸,砸伤了右臂,留下了一道至今清晰可见的疤痕。
人证,物证(疤痕),细节……一切都看起来天衣无缝。
赵凤年这一招,太狠了。他不是要编一个谎言,他是要用无数个真实的细节,去构建一个虚假的“事实”。
林渊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办公室里,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和键盘的敲击声。
两个小时过去了,一无所获。卷宗完美无瑕,当年的办案程序,挑不出任何毛病。
五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毫无进展。小张调来的治安简报堆成了小山,但里面没有任何与此案相关的异常信息。
十个小时过去了,已是深夜。所有人都已经筋疲力尽,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浓咖啡和绝望混合的味道。
石磊写了满满十几页纸,但他回忆起的细节,都只证明了他当年的办案是多么的严谨和规范,反而让刘三的指控,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林书记,会不会……会不会是真的?”一个年轻的科员终于忍不住,声音颤抖地问,“我是说……万一,石哥他当年……一时糊涂……”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人用胳膊肘狠狠地撞了一下。
但这个问题,却像一根毒刺,扎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是啊,万一是真的呢?
林渊没有说话。他只是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那片沉寂的夜色。
二十四小时,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半。
他的大脑,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
【明察秋毫】技能早已开启,卷宗的每一个字,都在他脑海里反复排列组合。
不对劲。
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赵凤年做的局,太完美了。而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东西。越是完美,破绽就越大。
破绽在哪里?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强光照射……水晶烟灰缸……
林渊的目光,无意中扫过石磊那张写满了字的纸。上面有一行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时为了尽快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我特意申请了市局的审讯室,那里有最好的设备……”
市局的审讯室?
林渊的脑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
他猛地转过身,快步走到堆积如山的案卷前,开始疯狂地翻找。
“找什么?书记,我们帮你!”众人见状,连忙围了上来。
“找一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