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傍晚,杨家灶房里飘出的不再是往常的炖肉香或油炸面饼的焦香,而是一种极其浓郁、勾人食欲的酸甜气息,间或还夹杂着油炸食物特有的酥香和糖醋汁的复合滋味,惹得院子里干活的人们频频侧目,不住地吞咽口水。
灶房内,俨然成了舒玉的“新品布会”
现场。
她站在一个小板凳上,像个小指挥官,挥舞着勺子,指挥着颜氏和周婆子。
“阿奶,对!
就用这个狼桃酱做卤子!
打上鸡蛋花,撒点葱花!
对对!
就是这样!
番茄鸡蛋疙瘩汤!”
“周阿奶,那边土豆条炸到金黄就捞出来!
沥干油!
撒盐!
对!
然后蘸这个狼桃酱吃!
这个叫炸薯条配番茄酱!”
“阿奶!
那里脊肉条裹了粉炸好没?快捞出来!
锅里留底油,放蒜末爆香,舀两大勺狼桃酱,再加点糖、醋、盐……熬到冒泡!
对!
把炸好的肉倒进去快翻炒,让每块肉都裹上汁!
这叫糖醋里脊!”
“还有那个豆腐!
煎得两面金黄的!
也用这个酱汁烧一下!
就是茄汁烧豆腐!”
颜氏和周婆子被指挥得团团转,手下却毫不含糊。
很快,一道道色泽鲜亮、香气扑鼻的新菜就出了锅。
那红艳艳、油亮亮的酱汁,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晚饭桌上,这几道新菜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这一桌菜,红红火火,酸甜诱人,跟平日里咸香为主的农家菜风格迥异,充满了新鲜感。
“都愣着干啥?动筷子啊!
尝尝这败家酱做出来的玩意儿到底啥味儿!”
颜氏嘴上说着“败家”
,眼睛却亮晶晶的,显然对自己一下午的成果颇为自得。
杨老爹率先夹了一筷子糖醋里脊放入口中。
牙齿轻咬,外壳的酥脆和内里的软嫩形成对比,那恰到好处的酸甜滋味瞬间在口中炸开,极大地刺激了味蕾,让他忍不住点了点头,又伸向了第二筷子。
“唔!
这个疙瘩汤好!
酸溜溜的,开胃!”
杨大川呼噜喝了一大口,赞不绝口。
“这个炸土豆条蘸酱!
绝了!
又酥又香,配上这酱,味道真怪好的!”
刘秀芝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糖醋里脊也好吃!
外酥里嫩,酸甜可口!
比酒楼里的都不差!”
元娘细声细气地评价,小心地给舒婷喂了一小块没放太多调料的。
杨老爹尝了几口,也微微颔,难得地评价了一句:“这酱,用处不小。”
颜氏看着家人吃得香甜,尤其是那盆糖醋里脊几乎瞬间被抢光,心里那点因为熬酱费糖费番茄而产生的肉痛感,终于被巨大的满意和商业嗅觉所取代。
她咂摸着嘴,眼睛亮:
“这酱……是真不错!
抹馒头、拌面、烧菜都行!
味道足,还耐放!
肯定好卖!
这下不怕那位林先生看不上眼了!”
颜氏努力保持着矜持,但上扬的嘴角出卖了她,
“就是太费糖!
太费狼桃!
还费柴火!
这酱要是卖,价钱绝不能低了!”
舒玉得意地扬起小下巴,但随即又有点小遗憾地叹了口气:“可惜今天没买到鱼,不然做个松鼠桂鱼,用这酱汁一浇,红彤彤、翘尾巴,像只真松鼠似的,那才叫好看又好吃呢!
肯定能卖个大价钱!”
大家听着她这形容,都笑了起来,光是想象就觉得那菜肯定不一般。
颜氏笑骂:
“你个馋丫头,就知道吃!
尽想些费油费事的菜!”
舒玉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番茄酱成功了,这意味着又能多好几个独家菜方子!
等齐胖子来了,非得再从他那儿榨出点“技术转让费”
不可!
嘿嘿,送上门来的钱,不赚白不赚!
一顿饭在欢声笑语和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中结束。
狼桃酱的秀,大获成功!
接下来的日子,杨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漩涡,却又井井有条。
舒玉像个精力无穷的小陀螺,除了偶尔被颜氏抓去试验新菜和琢磨酱料,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老宅她的那个小院里。
赵师傅被这小监工折腾得够呛,却半点不耐烦都没有,反而觉得这小姑娘虽然想法天马行空,但句句都在点子上,要求也清晰,干起活来反而目标明确。
他手下那些工匠也从最初的惊奇、好笑,变成了后来的佩服——这小东家,懂行!
赵师傅如今见了她,再不敢把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