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劲儿。
好消息终于接连传来!
县里的铺子彻底修缮布置完毕,可以正式开张了!
陈老将军派来的匠人手艺精湛,门脸焕然一新,后厨也扩大了灶眼,增加了笼屉。
刘秀芝摩拳擦掌,带着她一手培训出来的周婆子、凤儿,已经开始熟悉环境,清点器物,信心满满地准备大干一场。
黄道吉日一到,“杨记食铺”
的崭新招牌挂了上去,鞭炮噼里啪啦炸响,红绸揭开,正式重新开业!
刘秀芝特意穿上了一身利落的新衣,精神抖擞地迎客。
开业第一天,鞭炮一响,“杨家包子铺”
的招牌重新挂起,早已翘以盼的老顾客们蜂拥而入!
那改良后鲜美无比的包子味道,加上久违的期待感,让铺子门口排起了长龙,生意红火得不得了!
消息传回杨家岭,颜氏心里最后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笑得合不拢嘴。
几乎同时,老宅那边也传来捷报。
在石磊等人的全力赶工下,后罩房那几间屋子已经收拾得能住人了!
虽然只是简单加固了屋顶、修补了门窗、盘了新炕、砌了灶台,墙壁也只是简单用石灰水刷了刷,地上还是砖地,但遮风挡雨、睡觉做饭完全没问题!
那十条汉子已经欢天喜地、迫不及待地搬了过去,总算让杨家小院不再那么拥挤不堪。
而且,陈老将军承诺的修缮匠人也准时到了,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带着徒弟和各种专业工具。
老宅的大规模修缮工程才算真正步入正轨。
这一下,杨家可真是前所未有的热闹了!
工地上匠人、短工、自家伙计,加起来好几十号人!
光是每天做饭、送水、就把雇来的那几个妇人忙得脚不沾地。
地里的活都扔给了周贵父子和杨四嫂子几个管着。
颜氏和元娘一边要供应自家人的三顿饭,还要忙活寿宴的订单忙的脚不沾地,走路都是小跑着。
舒玉也跟着跑前跑后,小脸都瘦了一圈。
人手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这天夜里,舒玉累得几乎是爬回东厢房的,一头栽倒在炕上,觉得小身板都快散架了。
隔壁正房里,颜氏也捶着酸疼的后腰,对着同样刚躺下的杨老爹嘟囔:
“老头子……这人手……眼看着又不够用了啊……光做饭送水都快把我这把老骨头累折了……是不是……得再雇两个专门帮忙打杂的婆子?”
累得眼皮直打架的舒玉,在陷入沉睡的前一秒,脑子里迷迷糊糊转着的念头,竟然和阿奶高度重合:
“人……还是不够啊……得再找点人……不然……真要累死本宝宝了……”
摊子越铺越大,光靠自家人和现有的帮手,真是要累散架了。
是得再添些人手了。
只是,该添什么样的?去哪里找可靠的呢?这个问题,随着窗外传来的隐约虫鸣,一起沉入了寂静的夜色里。
忙碌的一天结束了,而新的打算,才刚刚开始。
月光如水,静静洒在静谧的杨家小院。
劳累了一天的众人都沉沉睡去,而更多的活计、更多的打算,还在等待着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