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该明白老身的意思。
想要活下去,活得好,光靠藏拙守愚远远不够。
你需要有……自保之力。”
“自保……之力?”
明兰喃喃重复。
“不错。”
老太太点了点头,语气肯定,“老身思来想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与其时刻提防,不如让你自身便拥有辨识危险、化解危机的本事。”
她示意房妈妈捧过一个紫檀木的小匣子,放在明兰面前。
匣子打开,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几本纸张泛黄、边角磨损的古书。
最上面一本,赫然写着《金匮要略》,下面还有《脉经》、《千金方》等字样。
旁边,则是一个小巧的锦囊,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几枚长短不一、打磨得极其光滑的银针,闪烁着清冷的光泽。
“这是……”
明兰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这是老身年轻时翻阅过的一些医书,虽非什么绝世孤本,但于辨识药性、通晓医理颇有助益。”
老太太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智慧,“这几枚银针,更是验毒防身的不二利器。
银遇砒霜等剧毒会变黑,此乃常理。
随身携带,饮食之前,稍加试探,或可避过许多阴私手段。”
明兰看着匣中的医书和银针,心头剧震!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更深的明悟,瞬间涌遍全身!
祖母……这是在教她真正的生存之道!
不是依附,不是躲避,而是赋予她辨识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祖母……”
明兰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老太太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言:“你心思通透,一点即明。
学医,明面上,是为了侍奉长辈,略尽孝心。
对外,只说是老身年纪大了,身子不爽利,想让你学点岐黄之术,便于照料。
暗地里……”
老太太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你要用心!
不仅要学辨毒识药,更要懂些医理脉象。
人心险恶,病痛有时亦可杀人于无形。
懂医,方能自保,亦能……洞察先机。”
“洞察先机”
四个字,被老太太说得意味深长。
明兰瞬间领悟!
祖母不仅是要她防备林噙霜的下毒暗害,更是要她拥有洞悉那些利用疾病、利用“意外”
病痛来构陷谋害的手段!
甚至……是掌握他人的“病痛”
!
“明兰明白!”
明兰起身,对着老太太深深一福,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和感激,“谢祖母教诲!
明兰定当用心研习,不负祖母期望!”
老太太看着明兰眼中那迅沉淀下去的惊惶,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一种破土而出的锐气,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意:“去吧。
书和针,收好。
若有不明之处,可来问老身,或是请教府医。
记住,此事……需得隐秘。”
“是,祖母。”
明兰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个沉甸甸的紫檀木匣,如同捧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足以改变她命运的礼物。
回到东厢房,屏退小桃。
明兰关上房门,将紫檀木匣郑重地放在书案上。
她先拿起那几枚银针。
针身冰凉,触手光滑,在烛光下泛着清冷而内敛的光泽。
她轻轻抚摸着,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守护之力。
这是盾牌,也是武器。
然后,她翻开了最上面那本《金匮要略》。
泛黄的纸张散着淡淡的墨香和岁月的气息。
她逐字逐句地读下去,那些晦涩的医理、复杂的药性、奇特的脉象描述,如同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在她面前缓缓开启。
这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关乎生死的密码,是洞察阴谋的钥匙,是掌控自身命运的基石!
她的目光变得无比专注,烛光映着她沉静的侧脸,在那双清澈的眼眸深处,燃起了一簇名为“求知”
与“力量”
的火焰。
恐惧和无力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脚踏实地的笃定。
窗外,夜色深沉。
栖霞阁的方向,似乎又传来一声隐约的瓷器碎裂声,带着不甘的怨毒。
而寿安堂的灯火下,少女纤细的身影伏案苦读,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出沙沙的轻响。
那几枚银针,静静地躺在匣中,如同蛰伏的星芒,在寂静的深夜里,无声地积蓄着破晓的力量。
医术,将成为她在这荆棘丛生的深宅中,行走的依仗,窥破迷雾的慧眼,亦是未来……最意想不到的锋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