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仔,了不起能干个十几年,皇帝说撸就撸了你。
诸侯哪怕再小,都是自己当老板。
再说家产基业,你就算立下赫赫功劳,封你个县侯,也就一个县的供养,还只能拿钱不能管事。
连个割据一郡的诸侯都比不上啊!
要是不香,那些诸侯又怎么会一个个打死不投降呢?
按理来说,这场战争刘备是最早筹划的。
但迟迟不见他动手,老曹真的怀疑自己这个队友也在绝望中堕落了。
“天下除周云天与我外,已无英雄乎!
?”
他不要脸的出了感叹。
然而,他真的误会刘备了。
刘备不只没有畏惧进攻,而且他的进攻规模出乎了所有人意料之外。
一直没动手,可以说是做战争筹备,也可以说是做不顾代价的战前吸血。
他做了什么?
他骗了人家的钱!
刘璋已经倒了,他能骗谁的钱?
周野的,那断然没可能,周野不扒他皮就是好的了。
这钱来自于他的三个邻居。
先要提及的是西域都护府这个地方,西域都护府在东汉后期是脱离了掌控的。
但刘备因为被周野压制死在凉州一角,被迫向西展,凭借文武两手手段,再加上羌族力量,迅将都护府范围纳入地盘。
刘备是整个政权都压在凉州,比两汉对凉州的付出和专注多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里人烟不多,但地盘巨大!
地盘大,邻居就多。
直接交界的有三处:西北位康居国、中部大宛、西南位置贵霜帝国。
康居国的本质是半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国家,鼎盛时地盘跟贵霜帝国差不到哪去。
(唐朝变成了康居都督府)
而贵霜则不必多提,被人一度列为和大汉同等实力的帝国。
据后汉书记载,永元二年(公元9o年),贵霜兴兵七万进攻班。
班人少,坚守不出,贵霜不能破又苦于断粮,在向龟兹求援路上遭到班埋伏,求援军全部被杀。
当时的领军副王谢无奈,只能向班请罪,求他高抬贵手。
虽然输了,但能派七万兵入汉境,跟当时正在顶峰的东汉交手,贵霜的实力可见一斑。
前几年胡毗色伽二世在位,康居、大宛勉强摆脱羁縻,贵霜出现衰败之相。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贵霜还远远没到咽气的时候,在胡毗色伽二世退位波调上位之后,贵霜经济状况日益衰弊,波调开始尝试武力上的突破。
所以,康居再次面临着波调的威胁。
而小小的大宛更是可怜的不行,只能带着五千匹好马找到刘备,祈求刘备保住自己。
刘备先是一口答应了大宛,并将他们的好处收下。
接着,康居的人也找了过来。
以前,凉州包括西域都护府这一带是乱糟糟的,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势力。
刘备的出现填补了空白,他是凉州有史以来的最强者。
董卓不算,董卓是走出凉州后力量达到巅峰的,他在凉州时不如现在的刘备。
他们希望和刘备合作,也是让刘备帮忙对抗贵霜帝国——刘备又答应了!
接着,贵霜的人也找了来。
是什么驱动他们过来?
粮食!
刘备堵在凉州,断绝了丝绸之路,但多年过去,他们依旧得知大汉境内出现了产量极高的粮食。
这玩意,可以让所有人为之拼命。
贵霜帝国的人没有选择直接硬啃刘备,他们打算和刘备合作:帮助刘备出兵攻打周野,然后获取粮食。
是不是有点眼熟?
跟林邑、扶南两国和交州合作有点像,但本质上有不一样。
越秀是直接引外兵入境,而刘备则是拿贵霜的人当雇佣兵。
贵霜人出人出力,打赢了拿点好处。
对于此事,贵霜内部其实是有争议的。
有不少人认为,占据大汉中央的人必然兵强马壮,难以轻易取胜,不如硬攻康居来的实在。
“即便能安全打下康居、大宛,也不过让我们多残喘几年罢了。”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拿到这良种。”
“如果能帮助凉州的汉人王走回大汉中心,并恢复贸易,让我们获得大量粮食,这才能从根源上拯救和壮大贵霜!”
波调否决道。
又有人进言:“这位凉州的汉人王肯定不是占据中央的那人对手,否则不至于被驱逐到凉州之地。”
“正因如此,他才会需要我们,我们才能有真诚的合作!”
波调如是道。
事实上,自从刘备到了凉州之后,他们跟这位汉人王就没少打交道。
随后,又通过种种渠道得知,刘备为人过硬,是个值得信任的合作对象。
然而事实上,刘备压根没打算拿贵霜当合作对象,他打算拿对方当冤大头!
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