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三征之事,恐势在必行也(第12页)
“各位贵人,无事吧?”
从门外进来个文武袍打扮的年轻人,笑容满面的躬身询问,几个大汉正拖着死狗一样的刺客从他身旁出去。
王朗的眼神从浑浊到清澈,酒意很快就没了,尴尬的神情布满整张脸,冲着年轻人讪笑道:“无事。”
“那就好,在下卫东,是醉仙楼的掌楼,贵人若是有什么吩咐,尽可告知。”
“醉仙楼几年不曾有乱事,而今倒是头一遭,今夜我等急审之后,定问个水落石出。”
“你等敢私设刑堂乎?”
王朗和善的问道,这也太无法无天了吧。
卫东乐道:“当然不是,我们请大理寺的捕役、丞掾来旁听,亦可算是公堂。”
哦……有大理寺的关系。
这醉仙楼背后的人不得了呀,得好生问问是何人的产业了。
王朗来时只知道这里出名,似韩融、赵戬他们,还有各大家的富商,都喜欢来醉仙楼。
而且宫中也经常来人要吃食,可见此处的地位和声望。
却没去细想过是谁家的产业,现在看来,这般强势,恐怕是曹氏的家业。
诶?
王朗忽然想起来,眼前这人自称卫东,那是姓卫,“不知,商会的卫掌商是阁下什么人?”
“掌商是在下族兄。”
那就不奇怪了,王朗一下就恍然了,这醉仙楼是许泽和卫臻的产业!
那韩融这个蠢猪,喝醉酒了居然敢在这里大放厥词,此前宴席上的话估计早就被人家听去了。
王朗忽然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那自己这一出,恐怕要出大事。
“掌柜,这刺客也没闹出什么大事,不如就让老夫带回去审问如何?”
王朗的语气转脸就好了很多。
卫东却淡笑摇头:“这可不行啊贵人,前几年,月桂楼阁出了一桩刺杀之事,刺杀的是校事府府君郭嘉,所幸是当时校事统领拼命护卫,否则早已酿成大祸。”
“自那之后,一旦月桂楼阁和醉仙楼等重要之地出现乱事,必然是惊动三司。”
“故此,刺客都要严加审问,这也是少卿的要求。”
王朗心里咯噔一下,坏了,那玩儿这一手不就砸自己脚了吗?
这刺客本来就是自己人,来京师之后,王朗担忧无人问津,在议郎这个位置上会待很久,所以打算以此事来表明立场,确立自己的站位。
如此行事,十分灵活,日后只需表明刺客是何派人士,自己自然能有立场,也会获得盟友,当然,派来刺客者自然不能在京师。
王朗本打算说明刺客是西凉人,以前在先帝时,自己的名声很大,那时得到边陲之地的敬重,加上王氏历来的渊源,定然能够引起重视。
后来,时过境迁,王氏的名字都快被人忘记了,想要重回京师展壮大,那就需要一点手段,先设计让“西凉人”
刺杀自己,来引起重视。
而后就可以尽抒己见,大谈治国之策,让曹丞相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
紧接着以王氏余威,夺回在徐州的地位。
想起徐州地位,也是王朗心中对许泽抱有不悦的缘由。
徐州如今陈氏一家独大,举任皆有陈登。
任哪家学子到了徐州,除却鲍信之外,要拜会结识的人便是陈元龙,真正是东海郯城外,谁人不识陈元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9章:三征之事,恐势在必行也(第22页)
“好,那就带去吧。”
卫东行了一礼,带人退出房门外。
王朗稍微缓了一下心神,继续宴客。
他心里也只是慌了片刻而已,毕竟死士就是死士,事情败露了他自然明白自己的下场,是故,王朗并不慌,再找机会罢了。
在场的宾客里,有一人名叫黄鲑,是原长水校尉王恺的人,长水校尉改许南校尉后,原兵马全数并入屯骑,又从屯骑改投鲁阳校尉。
本来应该是伏完的人,不过现在伏完已经完了,表面上投靠了赵戬。
但实际上,暗地里黄鲑曾经暗中送重礼给曹昂过,数次被曹昂请到府上赴宴,后来疏远,若是要论疏远的时机,就是寿春案之后。
……
“这么多人?”
曹操在家里喝茶,小嘬一口。
自从被许泽在京师的圈子里普及了这种喝法,以前煮食根茎的吃法就慢慢落后了,如今不光带起了东南的茶叶为贡,还将江南的瓷器茶具也造势。
每每提起,曹操都对许泽赞不绝口,要说做生意,还得是这小子点子多。
在朝堂上做生意就更厉害了,动辄都是每年数十万万的增收。
这都得感谢那个寡妇张夫人,要是留他在家族里,无非就是个富可敌国的家族而已。
哪有现在这些极具贵胄气质的享受。
郭嘉躬身在旁,冷静的分析道:“在下看来,这王议郎应该是自己派的刺客,但是没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