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的灯泡闪烁了一下,这是已经准备完毕的暗示。
屋子里的布景是布雷契耐皇宫的【紫色卧室】,也是维多利亚本人的房间。
这或许是维多利亚的私人房间次在公开场合亮相,不过这里也只是模拟了她房间的一小部分。
“这床硬了一点,不过无所谓了。
嗯,这差不多就是我的房间了。
感觉如何”
“好紫啊”
这屋子里窗帘、帷幔、坐垫之类,几乎清一色都是紫的,而且色调类似。
而且这不是一般的紫色,是颜色极纯的推罗紫,来自海螺颜料本身的颜色,一万只海螺里面只能提取一小勺粉末。
当然如果这是原版的推罗紫,房间里面应该早就充满海螺的恶臭了。
这是推罗紫的缺点,因为那是海螺的提取物,所以似乎总会沾染上死鱼一样的臭味。
《韩非子》里面就记载齐桓公说过“吾恶紫臭”
,恶紫的恶在这里也可以单独表示气味令人厌恶,因为齐桓公接触到的紫色染料也是用骨螺一类的贝类来染色,而非用紫草这样的植物色素来制作的。
当然,这个房间现在确实是没有味道,这倒是能让商洛在里面提前适应一下环境。
他一会儿会通过台灯来暗示准备好了。
原先负责控制的时候,他还是会在喇叭里面喊“开拍”
之类。
但现在不同了。
滟秋转变了思路——她不会做任何破坏场景氛围的事。
她不会拿着喇叭在片场里面喊,而是通过心理暗示来传递信息。
比如灯泡闪两下是准备完毕,台灯闪两下是正式开拍的信号。
如果商洛准备好了,他也动两下台灯就可以。
这姑且算是滟秋本人的明——因为除了她主导的这个项目以外,其实并没有什么专业的电影拍摄流程能接触到这个全景摄影棚,想明也没有机会。
这种拍摄模式有两个卓越的优点:第一就是商洛上次也碰到过的,拍摄流程的机制优化。
因为每次开拍根本就不需要人员调度,只要和排练一样让演员把之前的动作倒回去就行。
拍摄过程中也不需要考虑机位,想怎么拍摄就怎么拍摄,这也带来了第二个优势。
第二便是:当导演的大喇叭也消失,指令通过暗示来下达之后,这空间已经安全自由了。
演员现在可以沉浸式地进入到戏剧空间中去。
这算是她从演员的角度做出的革新,这看起来效果非常好。
至少对维多利亚来说,没有什么效果比这个更好的了。
因为如果真的对着镜头来拍摄,维多利亚可能会很紧张。
但如果什么都看不到,维多利亚就可以自然地进行整个过程,还可以用聊天来暖场。
【这怎么怪怪的怎么像是两个人拍的那种电影。
诶不对,你们现在就是两个人在拍电影吧】
“啊”
维多利亚愣了一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那什么你当她没说好了。
总之”
他岔开了话题:
“话说回来,这里固然不会模拟出来那种紫色——但你的房间里面不会也是臭臭的吧”
“”
维多利亚沉默不语。
这倒是让商洛愣了一下:“不会吧你房间真是臭臭的”
这问题好像问错了。
“我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吗”
“倒不是一定要回答”
商洛看了看四周,“毕竟这也不是台词。”
“那既然你问了我就说吧——有的,推罗紫无可避免地会粘上这个味道。
不过,只要把整个屋子放置到半旧,不要随便更换,味道自然就没了。”
“但我听说,骨螺的紫色,会带来和颜色一样久远的臭味”
“那是因为放得还不够久。”
维多利亚解释道,“如果他只有一件两件紫色,那当然会等不及拿出来穿。
但我一个整个仓库的紫色,我完全可以在自然通风的地方放置几年,然后排着队一个一个用。
那些刚刚用推罗紫的人,并不知道这种染料的正确用法。”
“原来如此”
这确实是皇帝,或者至少也是贵人才能享受的待遇。
这还不是一般的贵族可以达到的,因为罗马贵族通常要穿托加长袍,就是把一大块未经过剪裁的面料披在身上,和袈裟差不多。
理论上,罗马人需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是罗马的立国之本。
这对罗马来说,是一种政治正确。
因而一件托架长袍越是旧,就越是能彰显资历。
就像刚刚铸造出来的青铜是亮闪闪的,但时间长了的青铜就会变成青绿色。
当然,旧的同时还要保证整洁,这是必须的。
所以罗马人一般都会有专门的奴隶来打理他们的托加长袍,确保这些长袍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