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寻味之旅编导—秦薇”
的名字。
苏浩泽接起电话,语气熟稔:“秦编导,您好。”
“苏总,没打扰您吧?”
秦薇的声音听起来比之前两次沟通更热情几分,“我打电话来是想跟你聊聊拍摄录制节目的一些新想法。
因为我们团队一直都有在关注你们和梁教授这次的互动。
说实话,那篇专业文章和你们后续真诚的应对,在网上引了很好的讨论。
这让我们对之前的拍摄方案有了新的想法。”
“新想法?”
苏浩泽微微挑眉,身体微微前倾坐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我们最初定的是拍摄‘苏氏小饭桌’的经典产品制作和您的创业故事。
但现在,我们觉得那些固然精彩,但这次事件背后体现出的,您对品质的坚持、对顾客的真诚、以及那种‘做好东西自然会被看见’的成长理念,似乎更值得记录。”
秦薇语加快,显得有些兴奋,“我们想调整一下拍摄重点,更深度地挖掘您的品牌理念和未来的规划,您看怎么样?”
苏浩泽听着,嘴角不由上扬。
这可不巧了吗?
他正愁如何更自然地引出“膳时记”
项目给它做一个预热的宣传。
秦薇的这个电话,简直是递过来一个绝佳的台阶。
“秦编导,您的这个新想法,简直跟我不谋而合了。”
苏浩泽笑道,“不瞒您说,我们最近正好在和一个优质的农产品供应链公司好鲜实合作,筹备一个更侧重于药食同源和时节养生的新品牌,叫‘膳时记’。
目前正处于最开始的研探索阶段。”
他稍作停顿,用更加有诱惑力的言语解释道:“这个过程,充满了各种尝试,甚至会有失败。
但它最能体现我们想要‘做好东西’的初衷和探索。
如果《寻味之旅》有兴趣,我觉得没有比记录‘膳时记’从零开始的第一步,更能展现您所说的‘成长理念’了。”
电话那头的秦薇显然没料到有这个惊喜,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太棒了!
苏总,这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记录一个成熟品牌固然稳妥,但能见证并记录一个新理念的诞生,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非常有兴趣!”
“好,”
苏浩泽果断应下,“那我让团队尽快和好鲜实那边确认研团队的日程,我们也把备用小厨房准备出来。
确定好时间,立刻通知您。”
挂断电话,苏浩泽眼中闪烁着兴奋而又炙热的光芒。
三天后,备用的小厨房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灶具锃亮,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嘉宾。
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昨日测试粥品时留下的淡淡米香。
苏浩泽站在厨房中央,最后环视了一圈准备工作。
今天,这里将迎来两批重要的客人,也是“膳时记”
项目迈出的第一步。
上午九点半,赵明生率先抵达,身后跟着两位气质沉稳的中年人。
“苏老板,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赵明生热情地招呼着,“这位是李安晋医师,家里都是学中医的,对药食同源很有研究。
可是我好不容易请来的高人。”
“还有这位是刘庭波营养师,从事营养研究工作多年,经验丰富。
咱们这新项目正好需要他把关现代营养学这一块。
“他们对于膳时记抱着很大的期待,希望能通过咱们这个品牌更好的把中医跟营养学这块往外在推广一二。”
“李医师,刘营养师,二位好,我是苏浩泽。
这次要麻烦两位多指教了。”
苏浩泽上前,态度谦逊而真诚地与两人握手。
他能感觉到对方握手的力度和那份属于学者的严谨。
“苏总客气了,赵总跟我们说了很多你的事,你对食材的坚持我们很欣赏。”
李医师说话不快,但字句清晰,“能参与到将传统食养智慧落到实处的项目里,我们也很期待。”
“没错没错,我还带着家里人去买过你们最近很火很出名的姜枣桂圆茶,暖身效果显着啊。”
刘营养师笑眯眯地跟着接了一句,显然对于苏氏有着良好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