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号”
如同一颗沉默的陨石,在引力的牵引下,沿着预设的隐蔽航线,滑向太阳系内部。
舷窗外,星辰的位置缓慢移动,远处的太阳只是一个格外明亮的点,散着冰冷的光。
飞船内部,大部分灯光都已熄灭,只有生命维持系统和核心导航计算机出低沉的嗡鸣,映照着修复中的舱壁和偶尔闪烁的故障指示灯。
林枫浸泡在驾驶座后方一个简易的再生医疗舱内,淡绿色的营养液包裹着他伤痕累累的身体,高效修复因子正缓慢地治愈着内外的创伤。
剧烈的头痛已经缓解,但精神层面的疲惫感依旧深沉如海。
他没有沉睡,而是睁着双眼,目光似乎没有焦点地落在舱顶,整个意识都沉浸在内省与推演的深海之中。
远古遗迹的崩塌、金属巨蝎的恐怖、暗蓝飞船的窥伺、以及那名为“肃正协议”
的终极阴影……这些外部危机的冲击浪潮暂时退去后,留下的是一片需要仔细梳理和吸收的、由无数知识碎片构成的沙滩。
最重要的,无疑是那份用命换来的、来自“共生纪元”
文明的基础理论残卷。
他没有急于去翻阅具体的技术细节或数学模型——那些残缺的信息如同天书,需要海量的计算和实验去验证。
他的要任务,是理解其核心思想,是把握那种与当今宇宙主流科技树截然不同的底层逻辑。
“灵能……”
林枫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关键词。
在遗迹文明的框架下,“灵能”
并非某种玄之又玄的自然力量,而是一种可以被认知、可以被测量、甚至可以被公式化描述的基础存在。
它被定义为一种介于“信息”
、“意识”
与“能量”
之间的特殊状态,是生命体(或高度复杂的意识集合体)与宇宙底层规则产生共鸣的桥梁。
最让他心神震动的,是残卷中一个大胆的猜想:灵能,或许并非生命所独有。
宇宙本身,或许就蕴含着一种原始的、无意识的“背景灵能场”
,而生命体的意识,不过是这种场中激起的、具有自我组织能力的“涟漪”
。
这个猜想,与他对“虚空引擎”
的模糊感知,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共鸣!
“虚空引擎”
的力量,源自“虚空”
。
而“虚空”
是什么?根据他目前的理解,那并非绝对的“无”
,而是一种蕴含无限可能性的、未被定义的“底层现实”
或“规则温床”
。
天使的神圣编码、恶魔的暗能量侵蚀,本质上都是在“虚空”
这张画布上,用不同的“规则”
作画。
而“灵能”
理论,似乎为“作画”
的“笔触”
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不是通过复杂的外在能量操控去强行改变规则,而是通过高度凝聚的“意识”
或“信息”
(即灵能),直接与“虚空”
对话,“说服”
或“命令”
局部区域的规则按照其意志呈现!
举个例子:并非用巨大的能量去强行压缩空间实现跃迁,而是用灵能“告诉”
空间:“此处的距离应为零”
。
这是一种更加本质、更加高效,但也更加凶险的方式,因为它要求使用者的“意识”
或“信息”
必须足够强大和精确,能够承受住与底层规则直接交互的反噬。
“虚空引擎”
,是否就是一把能够放大和稳定这种‘对话’的‘钥匙’?”
林枫的意识中仿佛有闪电划过。
他一直将“虚空引擎”
视为一种更高级的能量源或计算核心,但现在看来,它或许更像是一个规则层面的“翻译器”
和“放大器”
!
它将林枫的意志(可以视为一种初级的、未成体系的“灵能”
),翻译成“虚空”
能够理解的“规则指令”
,并将其效应在现实世界中放大呈现出来。
他之前无意中让构装体手臂“脆弱”
化,正是这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