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仍为单人隐秘行动模式。
具备小规模自动化生产(“工蜂”
机器人)和情报收集能力,但缺乏可靠的盟友、成建制的武装力量以及稳固的、可扩展的根据地(当前基地隐蔽但容量有限)。
?情报能力:建立了覆盖巨峡市及部分周边区域的被动监控网络,对神学院、军方动向有一定了解,对外星信号(饕餮、疑似恶魔)具备初步探测能力。
但信息分析深度和主动侦察能力有限。
三、清晰存在的短板与瓶颈——前路的荆棘
辉煌的成果之下,林枫异常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严重短板,这些短板制约着他下一步的展,也是主要的风险来源:
1缺乏决定性武力(短板一)。
无论是自身能力还是装备,“夜鸦2o”
更侧重于生存、机动和侦察,缺乏有效的、能够瞬间改变战局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对高等目标(如大型战舰、神级目标)的致命打击手段。
面对真正的强敌,仍以规避和游击为主。
2能量供给瓶颈(短板二)。
“磐石之心”
能源核心大幅提升了续航,但能量总量和输出功率上限,对于支撑未来可能需要的更强力装备(如能量护盾全覆盖、重型武器、空间跳跃等)以及“天帝核心”
框架的全功率运行,仍显不足。
能源问题,是制约科技树生长的最关键瓶颈之一。
3空间技术缺失(短板三)。
目前完全不具备大气层内高机动(越战甲推进器极限)或宇宙航行能力。
活动范围被牢牢限制在地球表面,战略机动性极差,一旦主要基地暴露,将面临灭顶之灾。
4势力单薄(短板四)。
孤军奋战,没有盟友,没有后备力量。
任何一次失误或意外,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建立可靠的势力网络,迫在眉睫。
5内部隐患未除(短板五)。
基地内的“幽灵”
如同附骨之疽,不仅窃取情报,其与恶魔可能的关联更是一颗定时炸弹。
内部不清,何以安外?
四、下一阶段的战略方向——基于现实的规划
基于以上总结,林枫明确了接下来的优先事项:
1要任务:清除内患。
不惜代价,利用设下的陷阱,找出并解决内部的“幽灵”
,确保基地的绝对安全。
2核心研:突破能源瓶颈。
集中资源,基于对帝蕾娜能量数据的解析和饕餮能源技术的消化,尝试设计下一代更高能量密度的“伪恒星级”
能源核心。
3武力升级:研战略级武器。
重点攻关基于“弑神之力”
特性或更高能量级别的单兵平台武器系统。
4空间探索:初步涉足空间技术。
开始研究微虫洞技术的实际应用,哪怕只能实现短距传送或开辟小型亚空间仓库,也是巨大进步。
5势力拓展:谨慎物色与培养。
开始寻找并考察潜在的、可控的盟友或外围人员,逐步构建情报和行动网络。
总结完毕,林枫睁开双眼,目光平静而深邃。
这次闭关,他成功地从一粒危险的种子,生根芽,长成了一棵虽不高大、但根系深扎、结构独特的树苗。
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壤(科技树)、枝干(核心框架)和叶片(现有成果)。
前路依然漫长,危机四伏。
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阴影中瑟瑟抖的蝼蚁,而是拥有了初步掌控自身命运的力量和清晰的进化蓝图。
然而,就在他准备起身,开始执行清理“幽灵”
的计划时,那条关于深海异常震动的警报信息,再次闪烁起来。
这一次,附带的声学分析图谱上,除了那规律性的低频震动,还隐约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但结构复杂的间歇性信号,仿佛某种……加密的通讯尝试?
林枫的目光定格在那段信号上。
内部的威胁尚未解决,深海的谜团又添新的维度。
他深吸一口气。
看来,闭关的结束,并非风暴的平息,而是真正踏上征途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