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殖、消耗巨大能量却毫无结构的肉瘤!
2基因链不稳定:承载“不灭体”
碎片的基因链段表现出极高的熵增趋势,自身结构极不稳定,容易生不可预测的突变,并像病毒一样试图“同化”
相邻的正常基因段,导致整个基因链有崩溃的风险。
3能量吞噬:癌变组织如同黑洞般疯狂吞噬能量,却无法有效利用,反而产生大量热能和高活性自由基,加了周围正常组织的坏死。
第二次实验在模拟组织化作一团失控的、搏动着的癌变肉瘤后被迫终止。
警报声更加尖锐。
林枫甚至动用了“虚空引擎”
进行微观干预,试图稳定规则冲突,但消耗巨大,收效甚微。
葛小伦的基因,如同神之领域的技术,凡人难以驾驭。
实验三:多特性微量耦合试探
连续失败后,林枫改为更谨慎的策略。
不再追求功能模块的拼接,而是尝试提取各种特性中最基础、最共通的“增强因子”
(如线粒体活性提升、神经髓鞘优化、细胞膜稳定性增加等),进行微量级的耦合。
结果依旧不理想。
这些基础因子虽源自不同级基因,但已被打上了各自体系的深刻烙印。
强行混合,如同将不同品牌的顶级机油混入动机,或许短时间内看不出问题,但长期必然导致性能下降甚至故障。
模拟显示,这种耦合在短期内可能带来全属性的微弱提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难以预测的“特性衰减”
或“隐性冲突”
,潜力尽失。
数十次模拟实验,耗费了大量计算资源,结果却是一连串的失败记录。
排异反应以各种形式出现:能量冲突、信号干扰、规则排斥、结构失稳、癌变、功能抵消……级基因并非积木,可以随意拼接。
它们是一个个完整的、自洽的、蕴含独特规则的系统,强行融合,只会引系统的崩溃。
林枫站在虚拟实验台前,看着光屏上最后一次模拟失败的红色警示,眉头紧锁。
实验室内只有仪器运行的嗡鸣和他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失败的阴影并未让他气馁,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斗志。
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是生命编码最深层的奥秘,是不同文明科技树的根基冲突。
想要融会贯通,绝非易事。
“看来,缺少一个关键的‘粘合剂’,或者……一个全新的、能统御所有这些特性的‘底层框架’。”
林枫喃喃自语。
现有的基因工程技术,乃至“虚空引擎”
的解析力,似乎都难以解决这种根源性的规则冲突。
他将所有失败数据打包存档,特别是那些规则冲突的瞬间记录,这些同样是宝贵的资料,指明了错误的方向。
就在他准备暂时中止基因融合实验,转向相对容易的外星科技逆向工程时,生物实验室独立服务器的一条低级日志,引起了他的注意:
【记录:实验体gxl-o1-第三次模拟,癌变组织失控增殖阶段,检测到异常能量吸收峰值。
吸收源非预设能量供应模块,疑似与实验室环境背景辐射中某种极微弱未知波动产生共振……共振频率已记录(档案编号:res-异常-oo1)。
】
异常能量吸收?与环境背景辐射共振?
林枫心中一动。
这似乎暗示着,“不灭体”
的特性,可能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与某种宇宙底层的能量或规则存在着极微弱的联系?这是否是解决规则冲突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他安放在基地外部,用于监控那个深海异常信号的被动声纳阵列,时隔多日,再次传回了一段更加清晰、但也更加令人不安的信号片段。
这次的信号,不再是模糊的心跳声,而是夹杂了类似……大型生物鳞片摩擦和低频咆哮的声学特征!
信号源深度过万米,位置依旧在饕餮撤退航线附近的深海沟壑。
基因融合陷入瓶颈,外部谜团再度浮现。
林枫深吸一口气,将目光从内部的基因图谱,投向了外部的深邃海洋。
或许,解决内部难题的钥匙,藏在更广阔的未知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