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风暴前夜
拖着近乎瘫痪的“夜鸦”
战甲和透支的身心,林枫如同受伤的野兽,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对地形的熟悉,终于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艰难地返回了位于巨峡市地下的基地。
入口在身后无声合拢,将外界的一切隔绝,他再也支撑不住,背靠着冰冷的金属舱壁滑坐在地,剧烈地喘息着。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汗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战甲多处破损,能量核心彻底枯竭,内部系统日志满是触目惊心的红色警报。
身体的每一寸肌肉都在尖叫抗议,精神更是如同被榨干的海绵,阵阵刺痛。
与雇佣兵小队的那场遭遇战,虽以碾压告终,但代价远预期。
不仅几乎打光了“夜鸦”
的次实战能量储备,更严重的是,他彻底暴露在了未知势力的视野中。
那支小队的来历,以及最后灭口的直升机,都指向一个隐藏在幕后的、能量庞大的对手。
“必须尽快恢复,处理手尾……”
林枫强撑着爬起来,脱下残破的战甲,将其放入紧急维护舱,启动基础修复程序。
他给自己注射了高浓度营养剂和镇静剂,强迫身体进入深度恢复状态。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林枫在高度戒备中度过。
他一边争分夺秒地修复“夜鸦”
战甲,更换受损部件,优化能量回路,并基于实战数据紧急升级了控制系统和动力分配算法;一边动用所有网络手段,像梳子一样清理自己可能留下的任何电子痕迹,并密切关注着外界关于那场山区交火的任何风吹草动。
然而,诡异的是,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地下世界的消息渠道,都对那晚的冲突保持了绝对的沉默。
仿佛那支装备精良的雇佣兵小队和那架来历不明的直升机,从未存在过。
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林枫更加不安。
对方的能量,大到可以轻易抹掉如此规模的交火事件,其背景深不可测。
内部的“幽灵”
也异常安静,没有趁他虚弱时再次难。
但这种沉默,更像是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
就在林枫刚刚完成“夜鸦”
战甲的基础修复,能量核心重新充能至3o,正准备进一步排查内部威胁时,一系列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传来的信息碎片,如同零散的拼图,开始在他面前汇聚,逐渐勾勒出一幅令人窒息的全景。
先是来自他早先布置的、对巨峡市及周边军区无线电信号进行被动监听的设备,捕捉到了一些异常频繁的、加密等级极高的短波通讯。
信号源位置飘忽不定,内容无法破译,但其活跃度和紧张感显着提升。
接着,几个国际知名的航空航天爱好者论坛和天文观测社区,几乎同时出现了多篇帖子,抱怨近期近地轨道上多了几个“身份不明、轨道异常”
的“新卫星”
,其变轨机动性远现有科技水平,并附上了模糊的观测照片。
这些帖子很快被管理员以“布不实信息”
为由删除,但数据已被林枫截获。
几乎是同一时间,林枫尝试性动用优化后的【信息库】检索功能,限定范围搜索与“大规模异常能量聚集”
、“空间波动”
相关的非敏感学术论文或观测报告时,意外触碰到了一篇刚刚上传至某个需特定权限才能访问的地球物理联合研究机构内部数据库的、标记为“待核实”
的简报。
简报提及,多个位于不同大洲的地下重力梯度监测站和背景辐射观测点,均在近期检测到了无法解释的、微弱的空间曲率涟漪和暗能量背景辐射的异常扰动,扰动源初步推测来自火星轨道外侧的某个区域,但无法精确定位。
这些信息,单独来看或许只是孤立的异常现象。
但当林枫将它们与“饕餮先遣侦察艇”
的目击、神学院异常高调的招募动作、以及……原剧情中那个关键的时间点结合起来时,一个冰冷的结论如同雪崩般砸向他的脑海——
“天河战役”
,或者说,其前奏,已经开始了!
外星大规模入侵的倒计时,恐怕不是以月,甚至不是以周为单位,而是以天,甚至小时来计算!
巨大的危机感瞬间压倒了身体的疲惫和内部的隐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