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辈如此出色,长辈却无能为力,除了愧疚,还能如何?
好在陆氏家族内部还算和睦,至少嫡系之间关系融洽。
否则,局面恐怕就大不相同了。
一旁的陆康默默听着,心中既无奈又自豪——毕竟,这可是他的儿子!
无论陆风成就多高,都有他的一份功劳。
“大伯何必这么说?”
陆风笑着摇头:“没有陆氏,就没有今日的我。
自家人不必见外,相互扶持本是理所应当!”
“对了,我看逊儿机灵聪慧,过几年不如送他来东莱吧!”
说着,他又看向陆康:“绩儿也一样。
我那边已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还有恩师蔡邕这样的名儒坐镇,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将来我还指望他们能助我一臂之力。”
独木难成林,他希望陆氏能涌现更多人才。
此前送去的十几名陆氏子弟,如今都已崭露头角。
虽无荀攸那样的顶尖之才,但有陆风悉心栽培,未来成为军中将领或地方官员不在话下。
若再进一步,跻身高层也未尝不可。
“哈哈!
那再好不过!
到时候就劳你多费心了!”
陆俊欣然应允。
即便陆风不提,他也早有此意。
这两年,那些跟随陆风的年轻子弟的蜕变,他早已耳闻。
获悉陆风培育人才的本事群,陆俊心中也萌生了念头。
"
可行!
"
陆康同样颔同意:"
待三年后吧!
六岁年纪正合适!
我还在考虑,届时是否也该辞去这庐江太守之职,与你母亲一同带着绩儿迁居东莱呢!
"
儿子这般有出息,自己再守着庐江太守的位置也无甚意义。
况且年岁渐长,也该安享天伦之乐了。
"
此事容后再议。
"
陆风却轻轻摇头:"
眼下朝堂风云诡谲,近两年恐生巨变。
对于庐江这边,我另有筹谋,届时再与父亲商议!
"
此刻已是公元188年深秋。
若按前世历史轨迹,天子刘宏将于明年——也就是公元189年六月驾崩。
掐指算来,仅剩八个月光景!
届时天下必将动荡。
"
哦?"
陆康眉头微蹙:"
你小子究竟获悉了什么内情?"
一旁的陆俊也露出凝重神色。
听这语气,绝非小事。
"
容我先卖个关子。
"
陆风神秘一笑:"
待时机成熟,父亲与伯父自会明白。
"
"
你这孩子!
"
陆康无奈摇头,不再追问。
也罢,静观其变。
此后五日,陆风留在家中盘桓。
期间应邀赴桥蕤家宴,再度见到大乔小乔两位小姑娘。
虽与桥蕤相谈甚欢,但对方并无投效之意,陆风亦未点破。
相较桥蕤,他对那对比花娇的姐妹反倒更感兴趣。
不过两个丫头尚小,来日方长。
横竖她们家在皖县,往后机会多的是。
五日后,陆风辞别双亲及幼弟,携甄姜、赵云、许褚等人重返东莱。
转眼间,九个月的时光悄然流逝。
这段时日里,天下局势风云变幻。
就在月余前,即公元189年6月,
汉帝刘宏终究未能逆天改命,于十七日驾崩。
"
看来我这只小蝴蝶的翅膀还扇不动历史!
除非直接干预,否则大势难改。
"
收到洛阳密探传来的天子死讯时,陆风神色如常地轻笑。
他持着密报来到太守府议政厅,将情报递给荀攸、郭嘉和戏志才:"
最新消息,天子已于昨日驾崩。
"
"
什么?!
"
三人闻言大惊失色,
"
唰"
地同时起身,满面惊愕地接过情报仔细阅读。
"
嘶——"
看完后不约而同倒吸凉气,面面相觑。
主公竟真说中了!
半年前主公就预言天子命不久矣,
当时他们还将信将疑。
"
主公接下来有何打算?"
郭嘉抿了口葫芦里的美酒,目光灼灼地问道。
荀攸和戏志才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
按兵不动。
"
陆风笑着摇头:"
洛阳之事暂且观望。
好戏,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