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终究不切实际。
东莱也承载不了数千万人口。
“尽力而为吧!”
荀攸苦笑着摇头。
眼下东莱郡人口尚不足百万,两百万的目标谈何容易。
“无需有压力。
只要东莱经济繁荣,加上政策扶持,日后自会有人主动迁来。”
陆风拍了拍荀攸的肩膀,“只怕到时应接不暇呢!”
“拭目以待。”
荀攸笑道。
“公子!”
陆一进门,向荀攸颔致意后禀报:“徐州糜氏糜子仲递上拜帖,欲与公子商议同陆氏商会及东莱合作之事。”
“哦?”
陆风挑眉,“糜氏与我陆氏素有生意竞争,如今竟想合作?有意思。”
荀攸捋须沉吟:“恐怕是冲着海运、北方商路,以及皮货、药材、牛羊马匹而来。”
近两月,海运已初具规模。
威海五艘飞剪货船下水,北上幽州、南下长江的航线悉数贯通,北方货物正不断运往中原与南方。
海运极大缩减了运输费用,同时显着提升了运输效率。
糜氏想必已获知此事,故而前来寻求合作。
当然,这其中或许还掺杂着其他考量。
"
可能性很大!
"
陆风微微颔。
这时陆一插话道:"
昨日主公大婚,那糜子仲不仅前来贺喜,还备下价值千金的厚礼,外加若干珍玩,总价值不下数百金。
"
陆风会意地摆了摆手:"
既然如此就见见吧。
毕竟人家远道而来也不容易。
况且糜氏在徐州商界根基深厚,人脉广阔。
若能以糜氏为跳板进入徐州市场,无论对陆氏商行还是长远展都大有裨益。
"
"
主公英明。
"
荀攸亦含笑附和。
他深知主公有更远大的志向,提前布局徐州实属必要。
不多时,陆风便在陆一引领下来到会客厅,见到了等候多时的糜竺。
令他意外的是,糜竺身旁还跟着个约岁的小姑娘,生得粉雕玉琢,此刻正眨着好奇的大眼睛打量他。
"
莫非这就是历史上那位后来成为刘备妻子的糜夫人?"
陆风暗自揣测。
"
徐州糜氏糜竺,携舍妹糜贞,拜见吴侯!
"
见陆风现身,糜竺连忙拉着小姑娘行礼。
"
不必多礼。
"
陆风微笑着示意二人入座,开门见山道:"
子仲与我们也算旧相识了。
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早在陆氏商行向徐州扩张时,双方就有过业务往来,陆风与糜竺也曾会面数次。
"
正是。
"
糜竺正色道:"
此来一是恭贺吴侯新婚之喜,二是有要事相商。
"
------------
大堂内,陆风虽已猜到几分,仍按惯例抬手示意:"
详细说说。
"
"
遵命。
"
糜竺整了整衣襟,娓娓道来:"
近闻吴侯组建海运船队,连通南北商路。
此举您怎么看?"
陆风眼神微凝,打量着这位商界巨贾:"
糜会长,这可不像是你会做的决定。
开放徐州市场,等同将半壁江山让与我陆氏商会。
"
他指尖轻叩案几:"
以我商会货物之精良,不出三年,糜氏在徐州的基业怕是要所剩无几了。
"
堂内熏香袅袅,糜竺额角渗出细汗:"
吴侯明鉴。
确如您所言,面对陆氏商会的精良货物,我们实在难以抗衡。
"
他苦笑着补充:"
若是放在两年前,或许还能动用些非常手段。
但如今"
话未说完,两人心照不宣。
如今的陆风贵为吴侯,手握重兵,没动用权势打压商贾已是宽厚,哪还有商贾抗衡的余地?
"
所以,"
陆风把玩着腰间的玉佩,"
你此行真意何在?总不会只为那几艘商船吧?"
糜竺深吸一口气,知道成败在此一举:"
实不相瞒,海路畅通后,陆氏货物的优势更甚。
加之吴侯近来推广的海盐"
他顿了顿,终是坦白道:"
那海盐质优价廉,已让我等传统盐商难以立足。
"
“我糜氏商会的主营产业之一,近两月已遭受重创!
与其坐等陆氏商会一两年后将我们逼入绝境,不如趁
